一、人体对服装织物的要求
人穿衣服除了装饰美观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持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保持体温使之感到舒适。不同的人产热略有差异,但规律是一样的,活动量大,产热量也高。据学者测定[1],人在各种状态下的产热功率见下表1,
人体散热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方式,人体散热的百分数可由表2说明[2]。
产热(瓦) | |
睡 | 60 |
坐 | 100 |
慢走 | 200 |
快走 | 300 |
带重物水平快走 | 500 |
带重物在山上快走 | 600-800 |
很繁重的工作 | 1000-1200 |
由下表2可以看出,人体散热的小部分需要通过服装。有文献记载[3],人体在静态,每个成年人每天需排出700-1200克汗水蒸汽,称为"无感出汗",在32-35℃的室外环境中搬运货物,每小时需排出汗水1200-2000克的有感出汗蒸发。因此,服装材料必须有良好的透湿性,否则会令人有闷感。
表2
散热(%) | 热量(千卡/天) < | |
尿及屎 | 1.8 | 48 |
呼气加温 | 3.5 | 84 |
肺表面蒸发 | 7.2 | 182 |
皮肤的蒸发 | 14.5 | 364 |
皮肤的传导、辐射 | 73.0 | 1792 |
计 | 100 | 2470 |
人体产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流、传导、辐射形式散发的。对服装而言,对流和传导散热两种形式很难分开,常合在一起测试和论述。辐射散热在气流缓慢的环境中,占有较大比例,而在气流较快环境(即有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散热是以对流、传导形式进行的,这可从下表3中看出[4]。
表3
气流 (厘米/秒) | 环境温度(25℃) | 环境温度(-40℃) | ||
辐射散热% | 对流散热% | 辊射散热% | 对流散热% | |
9 | 52 | 48 | 32 | 68 |
25 | 39 | 61 | 22 | 78 |
36 | 35 | 65 | 19 | 81 |
81 | 26 | 74 | 13 | 87 |
225 | 18 | 82 | 8 | 92 |
400 | 14 | 86 | 6 | 94 |
625 | 11 | 89 | 5 | 95 |
1024 | 9 | 91 | 4 | 96 |
2500 | 6 | 94 | 3 | 97 |
显然,普通织物通过涂层整理以减少透气量,对阻止服装的对流散热具有重要意义,对阻止辐射散热也会有一定作用。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防风防寒服装用涂层织物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较小的透气性即防风性,较好的低温柔软性(以下有论述),以及对于洗、晒、存放的稳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