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Coo1max织物防紫外线整理生产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9日

Coolmax织物其纤维结构与涤纶纤维有所不同,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采取的各工序工艺有所不同。采用特殊整理时,如紫外线整理时用紫外线整理剂CTA-760或HTUV1oo整理后,其抗紫外线效果有不同的差距,在实际应用时应加以选择。

1试验部分

1.1织物组织

Coolmax/C,30×30,130×70,160cm。

1.2前处理工艺

1.2.1工艺流程

翻缝→烧毛→退浆→丝光→定形→染色→整理

1.2.2烧毛工序

Coo1max织物与常规T/C织物不同,烧毛要求狭缝式火口.快速烧毛。因其纤维结构不同.比常规T/C织物易出现过烧的现象.因此工艺采取一正一反,应保持火口清洁,以减少烧毛痕,要求车速l20~130m/min.火焰温度800—1000℃。要求烧毛机落布幅宽与进布幅宽相同或小于3cm。为确保Coolmax织物的烧毛质量.应根据烧毛状态调节火焰温度、车速及火口角度。

1.2.3退浆

由于Coolmax纤维属于中空纤维.其结构不同于涤纶纤维.轧车压力不能太大.否则.影响Coo1max纤维的吸湿排汗功能。我们生产时.一般涤棉纤维织物采取退浆、氧漂两步法,而生产Coolmax织物则采取二步氧漂法生产。

氧漂工作液处方(g/L)

H2026.0

双氧水稳定剂6.0

精练齐IJZS-9310

净洗剂CX-8202~4

螯合分散剂2

NaOH8~10

温度95~98℃

时间45~50min

车速45~55m/min。

1.2.4丝光

因Coolmax纤维对高浓度的强碱稳定性较差,会造成纤维的损伤,因此,对Cuolmax织物采取半碱丝光工艺。

工艺条件:Na0H170~190g/L

车速60~70m/min

采用布铁丝光机以减少直辊丝光机的挤压力而损伤纤维间的空隙水洗方式采取逐格倒流,提高水洗效果。

1.2.5定形

定形温度采取200~210

℃时间20~30s,幅宽比成品宽4~5cm。

2染整部分

2.1前处理的半成品质量

要求毛效达到30min8cm以上.且左中右一致,白度指标80以上,丝光钡值不低于120~130,退浆级别不低于8级,布面pH值6~8。

2.2染色选料

一般选择中温型分散染料及士林染料染Coolmax/棉织物。ES中温型分散染料具有较高的升华牢度、平坦的热溶曲线,适合中温(190~200℃)热溶染色.对热溶温度的变化不敏感,色差稳定,有较高的上染固色率及良好的匀染性.有较强的耐碱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耐水洗牢度,对棉沾污小,有利于染色后的清洗.使染色后纤维表面浮色非常容易洗去;染色后具有优良的热迁移性能,解决了高温拉幅时颜色的变化及染色牢度的降低。为此,选择蓬莱华茂染料厂的ES中温型分散蓝ES-GB、分散黄ES-G分散红ES-R作为分散染料的三原色进行拼色。

士林染料选择常规的还原染料中耐氯漂染料。

2.3染色

要求:红外线预烘使预烘去除布面水分20%以上,轧车轧余率控制在50%~55%左右,以确保左中右色差的稳定性,预烘室达到预烘布面60%以上的水分.确保进烘筒前布面的含潮在20%以内。

2.4焙烘

焙烘机不要使用小烘筒焙烘机而采取导布辊焙烘机.使布面减少接触高温的烘筒体,采取导布辊式焙烘机.温度和时间满足染料的上染即可。

2.5汽蒸水洗

采用汽封与液封均可.只是在生产此种面料时.各轧车的压力应尽可能减少.以不越位停车为标准。

3后整理部分

抗紫外线是客户要求的技术指标.因此.在生产前选取了CTA-760与HTUVl00进行试验。

3.1抗紫外线整理剂CTA-760

抗紫外线整理剂CTA-760的主要成分是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金属氧化物,适用于棉、涤棉、Coolmax纤维、粘胶、麻等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

(1)用量(g/L)(以轧余率75%为例):

抗紫外线整理剂CTA-76030~40

固着剂30~40

(2)化料(以配制500L溶液

为例),首先在化料桶中加入约400L水.搅拌加入抗紫外线整理剂CTA-760,再加入固着剂.搅拌均匀.最后加水到500L,继续搅拌,过滤,备用。

(3)工艺流程,漂染后的织物→浸渍抗紫外线整理液→脱水→烘干(80~110℃.6~10min)。

3.2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可用于棉、丝、毛、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性抗紫外线整理.其主要组分为三氮甲苯衍生物。

工艺配方(g/L)

HTUVl0030~40

交联剂SE30~40

工艺流程:室温浸渍→离心脱水(回收残液,重复利用)→烘干(80~110℃,6~10min)。

3.3抗紫外线测试

裁取5cm×5cm样品两块.样品应干燥不扭曲。按AATCCl83-1998.在M350紫外分光光度计(英国SDC国标有限公司)上进行测试。

3.4结果与讨论

对同一织物采用不同的抗紫外线整理剂进行整理,测定整理前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如表1。

表1不同整理剂在C00lmax/棉织物上的抗紫外线性能

整理剂

厚度/mm

克重(g/m2)

密度(根/5cm)

UPF

T(UVA)

T(UVB)

经密

纬密

未整理

0.755

230

1.32

68

42

3.2

2.3

CTA-760

0.788

238

1.30

66

188.4

1.1

0.5

HTUV100

0.786

236

1.30

66

89.1

1.5

1.6

表1表明.经不同抗紫外线整理的织物.UPF值较整理前有很大提高,其中:CTA-760整理剂的效果最明显,经其整理后UPF值提高三倍多,T(UVA)生活紫外线透过率和T(UVB)户外紫外线透过率也有所降低。因此,在抗紫外线整理时,应根据织物品质指标选择合适的整理剂和整理工艺。

4小结

(1)香港警察服装面料要求吸湿排汗功能,因此.各个生产环节要低碱低压力。

(2)要求柔软整理的手感.柔软剂应选择吸湿排汗特殊整理剂。

(3)要求紫外线整理时.应根据织物的品质指标.选择整理剂及工艺。以确保客户要求及成本的降低。

5参考文献

[1]周永凯等.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评价[J]纺织导报,2004,(5):134-138

[2]李海涛等.Coolmax织物抗紫外线整理[J]印染,2007,33(1):27-28

[3]谭娴.抗紫外线辐射效果与纺织品特性的关系[J]纺织科学研究,2002,(

1):23-26


1  2  3  4  5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