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纳米ZnO在抗菌拒水拒油整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30日
本文研究了纳米ZnO与拒水拒油整理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以高速搅拌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偶联剂来增加纳米ZnO粒子与拒水拒油整理剂间的配伍性,有效防止纳米ZnO粒子间的团聚,使其稳定均匀的把纳米ZnO分散在拒水拒油整理剂中,通过拒水拒油性能的测试优化出最优工艺,借助拒水拒油的

作用来防止细菌的粘附,从而进一步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

1纳米氧化锌的特性及抗菌机理

纳米氧化锌粉体难溶于水,无味、无毒、质地细腻,其粒径约为30-100nm,粒子形状为粒柱形,纳米氧化锌由于其颗粒尺寸的微细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产生了与普通氧化锌不同的界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具有颗粒小、表面活性强、分散性好等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广谱范围的细菌、霉菌具有优良的阻繁和杀灭功能。这些特殊性质赋予其成为良好的抗菌材料。

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理可能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光催化抗菌机理,即纳米氧化锌在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在水和空气中能自行释放自由电子(e-),同时留下了带正电的空穴(h+),h+可以激发空气产生活性氧[(0)],微生物与(0)发生氧化反应而致死。第二种是金属离子溶出抗菌机理,即游离出来的锌离子接触细菌体时,与酶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而将细菌杀死。有充分实验证明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理应该是两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1]。

2偶联剂的偶联机理

由于纳米ZnO的表面能比较高,而拒水拒油整理剂的表面能比较低,两者相互混合时,会发生所谓的"水和油"的现象,因此采用偶联剂在纳米ZnO与拒水拒油整理剂之间起到架桥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硅烷偶联剂,其是在一个分子中兼有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的基团(主要是硅氧烷基)和对有机物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的基团(有机官能团)的化合物[2],一般用下面的结构式表示:

Y-R-Si≡(OR)3

式中,Y为有机官能团;SiOR为硅氧烷基。

主要机理为偶联剂的亲水基团能与纳米ZnO粒子

表面的羟基结合,其疏水基团能与拒水拒油整理剂中的树脂结合。偶联剂的偶联机理取决于YR-SiOR结构中的有机官能团(Y)和可水解基团(OR)之间的稳定连接。有机官能团出)的选择要求做到对树脂呈现反应性或相容性,如含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硅烷偶联剂适用于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树脂(因为偶联剂中的不饱和双键能与树脂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化学反应)。而可水解基团(0R)水解后所生成的硅醇会与纳米ZnO表面羟基之间产生牢固的键合作用,其中包括硅醇与纳米ZnO表面羟基生成氢键及范德华力的作用以及硅醇之间醚化脱水作用等,最终使纳米氧化锌表面被硅烷偶联剂部分或全部覆盖[1]。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