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我国纺织后整理助剂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3日

纺织助剂对纺织品的升级换代、提高附加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使纺织品更加功能化,如抗菌、防腐、防水、防污、阻燃、防缩、抗皱、柔软、增艳、透湿和消除静电等,而且还可以改造染整工艺,使纺织品更趋高档化、更具时代感、更加绿色化。 一、国产助剂自给率达90%市场只有世界的10%目前全球纺织助剂共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年产量约280万吨,其中印染助剂和后整理剂的产量增长较快。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的纺织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为7:100。主要的大型纺织助剂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西欧和日本,其中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主要供应商有巴斯夫、拜耳、CLARIANT、汽巴精化和NOVO等公司。近年世界纺织产业从传统的生产中心美国和西欧等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东南亚各国纺织助剂的需求量已超过北美、西欧和日本的总和,居世界第一。 与世界纺织助剂市场相比,我国纺织助剂市场只有世界的10%,其产量与纺织纤维产量之比约3.7:100,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尽管如此,近年我国的纺织助剂工业及应用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纺织助剂的年消耗还只有数千吨,到90年代末消耗量已达到24万~25万吨/年,其中国产助剂超过21.5万吨,进口助剂约2.2万吨,国产助剂的自给率达到了90%。目前我国纺织助剂的年产量为26万~28万吨,其中前处理剂约7.4万~7.7万吨,有净洗剂、渗透剂、油剂、精练剂和稳定剂等约300个品种;印染助剂约15.8万~16.2万吨,有匀染剂、消泡剂、拉开粉、促染剂、乳化剂、分散剂、粘合剂、固色剂、荧光增白剂和保险粉等约600个品种;后整理剂约6.8万~7.1万吨,有抗静电剂、柔软剂、树脂整理剂、防水剂和涂层剂等500个品种。我国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共有29个门类约1500个,其中主要品种约200个;生产企业

约1500家,分布在各个行业中,以民营企业居多,合资和独资企业占8%~10%,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山东、福建一带,又以浙江、江苏、广东发展最快。 二、组织结构不合理制造技术差距大 <BR>我国纺织助剂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口。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出口量增长较快,近年年均出口量约2万吨,占纺织助剂年产量的7%左右,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各国,出口的品种主要是保险粉、雕白块等。由此可见,我国纺织助剂的产量和消耗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现状反映了我国纺织助剂行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呈现出我国纺织助剂无论在制造技术上还是品种质量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有 纺织助剂制造企业过多,且小而散,形不成规模经济,缺乏竞争力。 通用助剂的生产能力过剩,且生产企业竞相压价。例如用于纺织助剂的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力及实际产量已大大超出国内市场的需求,使得助剂的价格一跌再跌,已无利可图。 助剂品种少,尤其是专用高档助剂更缺,不得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已开发和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只有世界品种数的8%,专用高档助剂的比例更低,例如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多年来的科技攻关虽然开发了一些新纺织助剂,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助剂产品凤毛鳞角。我国加入WTO后高档助剂的进口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外资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使得我国高档助剂的发展困难更大。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和发展缓慢,这是当前发展纺织助剂最突出的问题。 助剂质量不稳定,而且缺少检测手段,特别反映在纺织助剂的一致性上。另外,助剂的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大,所含杂质的成分也不清楚。 纺织助剂标准化工作落后,大部分助剂的质量指标只有常规、通用的指标,缺少特性指标。助剂生产技术和三废治理水平亟待提高。纺织助剂产品的毒性与制造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