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天然纤维,其表面有特殊结构的鳞片层,在日常着装中,由于外力的摩擦作用,鳞片层产生定向移动,发生毡缩现象,对人体有刺痒感。所以,羊毛织物必须通过整理加工,以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同时,后整理加工还能极大地改善羊毛纺织品的手感 (如柔软、平滑等),从而提高其服饰性能和产品附加值。 根据羊毛纤维的结构特性,在后整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对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进行改性处理,行业中称之为“剥鳞”。长期以来,国内的毛衫后整理企业大都是采用DCCA对羊毛纤维改性,其效果好、并能使羊毛织物达到良好的防毡缩效果。但是,这种防缩处理后羊毛织物容易泛黄,影响衣物的原有色光;随着市场上大量化学纤维、纤维素纤维等与羊毛混纺织物的出现,仅仅采用DCCA处理就会引起混纺织物的严重色变,特别是纤维素纤维。如果针对含有纤维素纤维的羊毛混纺织物只采用氧化处理的话,虽然保住了原有的颜色,但会影响衣物的整体手感。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羊毛混纺织物的出现,只有将氯化和氧化相结合,既保持了衣物颜色的鲜亮又获得了很好的手感。只有彻底解决羊毛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缩加工的色变问题,才会适应市场对多品种羊毛织物的要求,才会更加有利于羊毛混纺织物的持续健康发展。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全羊毛针织坯布、羊毛粘胶混纺针织坯布(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提供);释氯剂DCCA、氧化剂双氧水、过一硫酸氢钾、高锰酸钾,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碳酸钠均为业级; 毛织物用有机硅柔软剂(浙江雀屏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2.2试验方法: 毡缩性检测方法按IWS的标准测试方法TEST 3 1测定,水洗三次的面积收缩率小于或等于8%; 织物白度测试方法:使用WSB—II d/o(温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白度计测试 织物手感检测方法:10人按1~5级评定,求平均值。 3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