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天然彩色棉机织物的生态整理(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30日

天然彩色棉机织物的生态整理

张 镁 陈 英 房娜

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极差值分析见图4。极差值分析可以看出,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影响比较大的指标是毛效和蓬松度。其中纤维酶用量对蓬松度(去毛效果)影响比较大;时间对毛效(润湿性)影响比较大;pH值对两项指标均有影响。 工艺条件各因素水平对整理效果影响的综合分析见表5。

表5工艺条件各因素水平对整理效果影响的综合分析去毛--除杂—柔软是生态整理的主要目的。蓬松度是织物去毛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适当蓬松度说明织物手感富于弹性,过度蓬松度说明织物表面易于起毛球。蓬松度较低说明织物表面光洁度好,纹理清晰。毛效是衡量织物润湿性的重要指标,毛效高,说明杂质去除比较干净。纤维素酶用量大固然对去毛有利,但会影响色差、失重和强力,因此纤维素酶用量采用Ⅱ水平(3.4%owf)。本文采用果胶酶最佳PH值为3-5,纤维素酶最佳pH值为4.5-5.5,二者混合使用,正交试验证明pH值Ⅱ水平(4.5)对毛效和蓬松度都是最佳值。整理时间对其它因素影响不大,仅对毛效有显著影响,故时间选择Ⅲ水平。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最佳工艺条件选择:

果胶酶BFS-G用量: 2.2%(o.w.f)

纤维素酶用量:3.4% (0.w.f)

pH 4.5

浴比: 1:12

温度: 50℃

时间: 120min

3.4 生态整理后天然彩色棉机织物的服用性能:

根据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工艺,对天然彩棉进行生态整理;(退浆后,分别用改性酸性纤维素酶2—生态整理a;复配未改性酸性纤维素酶BFS-Q—生态整理b),然后测定色差、毛效、失重、强力、蓬松度、柔软度、起毛起球、色牢度;并与常规整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见表6。

表6绿色天然彩棉机织物生态整理与常规整理的服用性能对比

3.4.1色差情况对比:

天然彩棉的主要特色是保证种植和染色“零污染”

,后整理过程除必须无污染外,还必须保证对天然色彩无影响。令人兴奋的是,无论常规整理还是生态整理都使天然彩棉织物色泽明显加深。常规常规整理略好于生态整理。原纤维横截面显微镜观察已经表明,天然彩棉色彩分布在纤维内部的次生胞壁内。退浆后,去除纤维表面浆料覆盖层,使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内天然色彩有所显现。经进一步整理,去除了纤维表面部分杂质覆盖层,同时有部分色彩向纤维细胞壁迁移,进一步显露出彩棉的天然色彩。结果见图5、图6。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