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纺织服装后整理技术
在60年代中期,科学家获得了含有碳氟化合物的低表面能状态,从此为纺织纤维整理提供了新的方法。从那以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拒污性能才得以实现。德国Rudolf公司近三年来推出了更加环保的新产品,形成了生物整理新概念《Bionik》。 “我们的目标是在整理过程中尽量少用碳氟化合物,而采用生物技术”,Rudolf公司负责化学品研发部经理Gunther Duscheck博士在一次纺织会议上说,“这种技术可以在耐气候性防护服、建筑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运动服装和户外服装上得到很好的应用。”Bionik一词由biology(生物)和technology(技术)组成,意思就是生物技术,这项技术的目标更加关注产品的有效性和环保性。他接着说:“许多有效的设计理念源 自自然的灵感,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鲨鱼皮流线型的特点给人很多灵感,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飞机和泳衣上的广泛应用”,Duscheck博士说。 大家都知道莲花能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是著名的“莲花效应”。叶子表面的精细结构使水和污渍无法渗透,污泥、水粒子不容易沾附表面而能流掉。现在许多科技产品,甚至飞机的表层以及具有自我清洁性质的建筑材料,大多来自莲花的抗污性原理。但Duscheck认为,把莲花的结构移植到纺织品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他说,因为纺织品需要的不是那种坚硬、刚性的表面,而且产品的手感和抗磨损能力也是纺织品重要特性。因此,Rudolf公司的研究人员在改善拒水、拒油、拒污性能上另辟溪径。水滴能从织物表面落下是织物 拒水性能的重要体现,而这取决于水滴和织物表面的接触角。 如果水滴基本保持原状,就会有好的拒水性能。“我们的目标是研制一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方法。”Dusch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