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交联剂进行整理可以使棉织物产生耐折皱的特性,这就是传统的树脂整理。这种整理不仅能使棉织物产生抗皱性,而且能够控制织物收缩。然而,在获得优良的所需特性的同时,织物强力却降低到了不能接受的水平。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工业技术尝试中,有几种方法已经能够实现棉织物抗皱性和力学性能方面的良好平衡,并且获得了商业成功。 对于棉织物服装,有不同的整理过程赋予其免烫特性,其中棉织物的免烫功能整理中最重要的过程为预焙烘和焙烘。 预焙烘:该工序适用于不需要褶皱的织物。其优点在于化学试剂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工艺可控性。工序为:轧-烘-焙,均在纺织阶段完成。 焙烘:该工序中,在纺织阶段进行轧-烘处理,产生敏化织物,然后将其运送到服装加工部门。对敏化织物的贮藏必须小心。许多织造都是空运的,并且冷藏起来。服装敏化与必须先进行焙烘的服装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保持在最短(不超过3个月)。典型的工艺过程为:用树脂液浸轧(60%-70%的轧液率);烘燥至10%-12%的含水率;无汽蒸的预缩整理;加工成衣;服装压烫以便在所需的部位产生褶裥;在150℃-160℃条件下焙烘服装8min -10min。 成衣的免烫功能整理最重要的过程为浸渍和转筒烘燥。 服装防皱整理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将褶裥在服装的所需部位永久地固定下来而并无在染色、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过早交联的危险,同时服装接缝处的起褶可以减小到最低程度。在加工中,要认真选择缝纫线、纽扣、拉链等,因为在防皱整理过程中,这些都是暴露在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和热环境中的,此外,树脂整理是一次性的。如果在整理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就不能挽回了。这种整理适用于织物和服装,但是,控制服装要比控制织物困难。树脂的剥离和再次整理会造成更大的损伤。 浸渍 :服装里层翻向外浸入到整理剂中,浴比保持在1:5,这里可以使用适合的洗衣机。转动服装20min,脱水至70%-80%的轧液率,在70℃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