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醚化2D整理剂性能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5日

一、引言 (一)低甲醛耐氯树脂整理的现状 当前,加强纺织品的深加工,出口创汇,是我们纺织工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树脂整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整理剂之一是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简称2D)。用该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弹性高,强力损失小,对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日晒牢度影响很小,但耐氯强度低,释放甲醛量高[1,2]。织物上含有过多的甲醛不但气味难闻,而且还能引起某些人的皮肤过敏。[3,4]。 鉴于上述问题,人们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改进整理工艺;另一方面开发新型的树脂整理剂,如,无甲醛整理剂;它的反应性能比较低,整理效果比2D差,改进2D树脂即用一元醇或二元醇作醚化剂,得到醚化2D树脂。用这类树脂整理后织物的释放甲醛值大大降低,耐氯性提高[5]。这类产品已经作为商品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树脂整理。如西德BASF公司的Fixapret COC、Fixapret 2348,美国Cyanamids公司的Aerotex Reactant 24、Aerotex Reactant 25等。甲醚化2D通常表示为; 我们知道2D分子中的四个羟基都能与醇发生醚化反应,又能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但不同的位置反应活性不同,侧基上羟基的反应活性较高[7]。所以,醚化情况的不同,将影响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的性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为醚化状况对整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进行一定的解释。

(二)醚化2D的制备及文献综述 1、2D的制备; 2D可以由尿素与甲醛反应先得到二羟甲基腺,再在碱性条件下与乙醛作用而得到2D树脂[8],也可由尿素、乙二醛、甲醛混合在一起,首先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在强酸性条件下反应,最后调整溶液至中性,得到2D[9、10]。用这两种方法所得的产物。前者转化率很低;后者副产物较多[11]。J.Y.Johnso

n用尿素与乙二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二羟基乙烯脲(DHEU),再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不论中间体DHEU是否提纯,均能得到高纯度的2D[11、12]。反应过程如下;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