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超 王柏华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作者简介:王柏华(1958-)男,副教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等工作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早已为人们所了解[1,2]。提高纺织品紫外防护的重要性也渐渐为人们所关注。 在以往的抗紫外整理研究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各种抗紫外整理剂(紫外屏蔽剂或紫外吸收剂)的合成与应用"但是,研究表明,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煮练、漂白、荧光增门剂、染料、抗紫外整理剂等。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调节抗紫外整埋剂以外的其他染整加工来实现抗紫外整理的目的也是很有可能的。在已发表的文献中专门针对此的文章有限,有关介绍比较零散,而且很多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本文较系统的论述这方面的内容:前处理中的煮练和漂白去除了织物中一些可吸收紫外线的物质(如木质素、天然色素等),因此使织物的紫外透过率提高;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紫外线并使其转化成可见光反射出来,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测试紫外透过率时的结果偏高;某些染料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从而造成织物紫外透过率的下降,大大提高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现详细分述如下。
1 棉织物前处理对织物紫外防护性能的影响棉织物前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织物上的木质素、色素、棉脂棉蜡等物质去除,从染整加工的角度而言,这些物质属于杂质,需要通过前处理工序将其去除,以提高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能,便于后期的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但是从抗紫外整理加工的角度而言,这些杂质却是天然的紫外吸收剂,应该尽量的保留。因此,这些杂质的去除对织物紫外防护性能的提高是不利的,杂质去除越少,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越好。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棉织物的煮练过程会使其UPF值尘小,使织物紫外防护性能降低。例如:研究中[3]分别测试煮练前后棉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发现煮练后棉织物在整个波段上的透过率都有所提高,例如:和3
由此可见,木质素的结构中含有容易吸收紫外线的苯环结构,因此对紫外线有良好吸收。另外,色素属于天然染料,染料结构中如果含有可吸收紫外线波长的共扼体系,也会对紫外线产生很好的吸收。以天2 荧光增白剂 染整加工中常用的荧光增白剂对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有较大的反作用。荧光增白剂是具有良好平面性的特殊结构的无色染料。其增白原理是通过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使分子激发,再回到基态时,紫外线能量便消失一部分,转化成能量较低的可见光(波长420-500nm的蓝紫光)反射出来,使得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增加,织物上黄光消除而不留痕迹,亮度又提高。 表面上看来,它也是一
3 染料对织物紫外防护性能的提高 每只染料对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主要决定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 如果染料具有与紫外吸收剂类似的结构,而此结构又不参与染料的共扼体系,则具有对紫外线光波强烈的、选择性吸收作用,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3·1 常用紫外吸收剂的结构 首先简要的考察一下常用紫外吸收剂的结构,我们发现,常用紫外吸收剂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 (1)二苯甲酮系、水杨酸酯系和苯并三唑系紫外吸收剂。
3·2·1·2 直接黑38研究发现[8],0.5%(owf)的直接黑38溶液施加到棉印花布上后,织物的UPF值可以达到29.8。该分子结构及含有鳌合结构的互变异构体如下:
以上所说的这种结构的染料都是通过自身异构现象产生可以吸收紫外线的共轭结构,通过分子本身结构变化(光化学反应)来消散能量,从而达到紫外防护的目的, 作为对比,我们以直接黄12为例:
这显然是一种含金属离子的鳌合结构。3·2·2·2 活性蓝7 花Srinivasan Magesh[9]的研究中显示,C.I.活性蓝7也是一只具有非常好紫外防炉效果的染料,即使用0.5%的染色深度时同样可以将棉印花布的UPF值提高到大于40,和直接蓝86一样,它也是一种酞菁结构的染料。3·2·2·3 用金属媒染剂处理过的天然染料 使用金属媒染剂处理过的天然染料也具有十分好的紫外防护性能,Deepti Gupta等[]6选用十种天然染料应用到煮练后的棉织物上后,发现当使用金属媒染剂时,所有研究中被测染色织物的UPF值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从15-20增加到35-50)。这很可能就是因为"染料-媒染剂"结合物(金属离子鳌合物)所具有的特殊的紫外光吸收特性造成的。 以上所说的这种结构的染料都是通过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光物理过程)来消散能量的,与含金属离子鳌合结构的紫外吸收剂原理类似。当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离子鳌合结构的染料上时,染料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杂环硫元素,这可能就是造成它紫外防护效果显著比较落后好的原因。3·2·3·2 硫化红棕B3R 笔者曾对硫化红棕B3R(5%owf)染色片棉织物的紫外透过率进行测试,其平均UPF值达到30.3(空白试样的平均UPF为3.50)。与未染色织物比较,织物的UPF值几乎提高了10倍。 而且,硫化红棕的紫外防护效果也是各种染料中比较突出的。用巳知的几种直接染料中紫外防护效果最为突出的直接红28(2%owf)进行同规格织物染色试验,直接红染色后的棉织物其平均UPF只可以达到27.6,比硫化红棕可以达到的UPF值(30.3)低。 可见,硫化红棕B3R的紫外防护效果是非常好的,关于其他硫化染料的紫外防护效果,是我们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之一。 硫化染料的高紫外透过率,可能也与其分子结构中的硫尤素有关。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某些结构的染料本身就具有比较好的紫外防护性能,可以使织物达到比较高的UPF值(最高可以达到40以上、甚4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织物的UV保护性能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各项普通染整加工工序(如避免前处理加工、取消荧光增白处理、选择合适的染料等)来得到大大的提高。 这样,在普通染整加工的间时就可以实现白茫茫抗紫外整理的目的,而不需要经过专门的抗紫外整理工序,既可以降低抗紫外整理的成本,又不降低抗紫外整理的效果,是一条非常经济的抗紫外整理之路。 另外,紫外线吸收剂本身还存在一系列潜在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二苯甲酮类的化合物属环境激素,不宜采用。因此,从环境生态的角度考虑的话,通过普通染整加工工序的调整来提高织物的紫外防护效果也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降低紫外吸收剂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生态影响。
5 参考文献[1]唐立飒,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4);180-181[2]张玲,紫外线的危窍及防护[J]技术物理教学,2005,13(1);47-48[3]王柏华等,服装材料紫外防护性能评价[A]21世纪信息 技术生态纺织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1世纪信息技术生态纺织品国际研讨会,2002;361-364[4]S B Ghosh,P Bajaj,V K Kothari. Effect of dyes and finishes,on UV protection of jute/cotton fabrics [J]Indian Journal of Fibre & Textile Research, 2003,28(4);431-436[5]牛巧鱼摘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