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涤纶薄织物防水涂层工艺初探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1织物:涤纶塔夫绸2生产工艺:经染色后的基布—缝头—浸轧防水剂—烘燥--涂层--烘燥--焙烘--冷却3防水整理处方(g/L)复配物AT一1 15:复配物CL一1 10有机硅防水剂GFA—l 20HAC(调PH=6)水 适量

4涂层浆处方(克)涂层肢IF 60增稠剂 2.5水 适量共计 100悬浮刮刀直接涂层方式,这种施浆方法涂布均匀,上浆量小,成膜良好,适于实际生产

5防水整理:整理工艺:浸轧(一浸一轧,室温,pH值6轧余率65%)--烘干、焙烘(155 -160℃,30S),织物经防水整理后控制干增重0.5-1g/平方米,可获得良好的防水效果。

6涂层整理整理工艺:直接涂层(涂层机为悬浮刮刀涂布器、合金刀,刀距:0.5-1.0mm,车速35—40m/Min)---烘燥(190—210℃,30s)--出布。**小结:1.为获得满意的手感和涂层产品所持有的防水透湿等功能,必须将织物的增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织物的增重量与涂层刀和织物之间的距离有关,刀距越大,上浆量越大;织物的增重量还与车速和涂层浆的粘度有关,车速慢、浆稀,涂层浆向织物内渗透多,上浆量也大;反之,车速快、浆稠,上浆量就小;刮刀角度、吃刀深度和张力辊间距也是影响上浆量的重要因素,刮涂角度为97—98度时,涂覆效果最好。对于涤纶塔夫绸的涂层i生产中我们调节刮刀与织物紧密接触,手动加浆时一次加浆不宜过多,开机时以布面上形成直径为6cm的圆形浆柱为宜。因织物上浆的重力作用,可适当加大织物的纵向张力,可将吃刀深度下调1cm;在车速、浆粘度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吃刀深度、张力辊间距以刮刀在张力辊间的前后位置均可以及时调节上浆量。涤纶塔夫绸经涂层后增重量控制在11.5g/平方米,泼水5级,耐水压16mm水柱左右,透湿及透气量均达到用户要求,并具有

较好的耐洗牢度。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