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巨涛,杨兴明,宋新华,李 芬
1 前言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柔软剂因分子中氨基极 性很强,易与纤维上的羟基、羧基、酰氨基等相互结合, 形成稳固的硅氧膜,从而有效地降低纤维表面的摩擦 系数。对氨基硅油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织物 表现出柔软、滑爽、挺括 丰满、活络等各种手感特 性 。 目前大部分氨基硅油都是双氨型结构,这种结构 的氨基硅油因其伯氨基在高温时易被氧化形成偶氮结 构的发色团,从而使硅油膜有一定的黄变。人们普 遍认为这是造成织物黄变或色布色变的主要原因,并 由此采用对伯氨基进行酰化、醚化改性等方法,生产改 性氨基硅油或添加抗氧化剂,以期降低其黄变或色 变,但这是以牺牲整理织物的手感为代价的。事实 上,上述方法并不能彻底消除整理织物的色变。 我们知道,染色织物在高温定形时,染料分子活动 加剧,部分结合不牢固的染料会脱离纤维热迁移或升 华,染料在向外层(包括织物表面和空气中)扩散时若 没有受到阻碍,织物最后的色泽将主要体现为表层染料的色光;若受到阻碍(硅油成膜),发生热迁移的染 料将在织物表面集中。最后的色泽较为复杂,一方面 表面染料浓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硅油膜改变了光线 的折射率,加上氨基在高温情况下被氧化等,织物颜色 将变深变暗。 为降低织物因染料热迁移引起的色变,设想通过 提前交联的方法,使染料在升华迁移之前即已渗入纤 维内部并被已经交联的硅油膜挡住,这样可以适当降 低定形焙烘温度,也就能有效避免更高温度时因氨基 氧化而造成的色变,并据此自制了活化剂AT。
2 试验部分2.1 试验材料与仪器2.1.1 试验材料 织物16.5 tex(150D)涤纶平纹呢 低温型及高温型分散染料;不同氨值的氨基硅油 (采用相同的乳化剂乳化);不同的乳化体系乳化同一 结构的氨基硅油;硅油活化剂AT(自制)等 2.1.2 仪器 VPM-1A型轧车; .2A型实验室热定形机(日本 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