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里,顾志安
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由于织物本身以及受到多种外力和外界的摩擦作用,在发生明显的损坏之前,产生起毛起球现象.织物表面的起毛起球,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织物上一般都会出现,而化纤较为明显与突出[1].织物起毛起球影响衣着美观,降低服用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外观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提高织物的服用舒适性与品质,日益受到国内外染整工作者的重视.我公司在多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量研究与实验,开发出中高档功能整理剂———抗起毛起球剂ATP,对经其整理的各种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均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现已大量应用与推广.
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1,2]1.1起毛织物受到外界摩擦时,当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生成绒毛使布面失去光泽.1.2纠缠成球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埋植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毛球易藏污纳垢,影响织物美观.1.3毛球脱落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的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自布面脱落.人们感觉织物是否容易起球常常与真实情况不符,很容易起毛起球的织物因绒球的寿命短往往给人以不易起球的感觉.
2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1-8]2.1纤维性能与纱线结构2.1.1纤维卷曲性纤维的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绒.为此,纤维卷曲性越好,越易起球.2.1.2纤维粗细纤维越细,暴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末梢就越多,纤维柔软性也越好,因此,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起球.2.1.3纤维长短较短纤维比长纤维易于起毛起球,除纤维末梢数多的影响外,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与抱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