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纺织涂层知识及防水透湿资料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3日

从防水涂层的看,PVC防水虽好,但冬天会发硬,变脆,容易产生折痕或断裂,重量也大于PU涂层(说白了就是把PVC的浆涂在织物表面,想象一下浆料涂在表面的厚度就可以理解了)。PU涂层不仅能克服PVC的缺陷,防水也很不错。多次涂层的PU,防水压力可达到2000MM以上(这种属于水性PU涂层,涂层的厚度就低于PVC了)。至于硅涂层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PU的但是硅能有更好的延展性,这要归功于硅的纤维渗透性好,而且是水性渗透(同样是水性,硅的渗透方法跟PU的完全不一样,原因是两种物质的亲水性又不一样)。所以在涂抹厚度很小的情况下能达到PU多次涂层的效果。

1、PA涂层,又叫AC胶涂层,即丙烯酸涂层,是目前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涂层,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聚丙烯酸酯涂层胶(Polyacrylate简称PA)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是目前常用的涂层胶之一,它有下列优点:耐日光和气候牢度好,不易泛黄;透明度和共容性好,有利于生产有色涂层产品;耐洗性好; 粘着力强; 成本较低。弹性差,易折皱表面光洁度差;手感难以调节适度2、PU涂层,即聚氨酯涂层,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聚氨酯 涂 层胶(Polyurethane 简称PU)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O—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该单元由异氰酸基和羟基反应而成,反应式如下: —N=C=O + HOˉ → —NH-COOˉ20世纪70年代,德国Otto Bayer 首先合成了PU。在1950年前后,PU作为纺织整理剂在欧洲出现,但大多为溶剂型产品用于干式涂层整理。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的出台,水系PU涂层应运而生。70年代以后,水系PU涂层迅速发展,PU涂层织物已广泛应用。80年代以来,PU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与

国外相比,国内关于PU纺织品整理剂的研究较晚。聚氨酯涂层剂是当今发展的主要种类,它的优势在于: 涂层柔软并有弹性;涂层强度好,可用于很薄的涂层;涂层多孔性,具有透湿和通气性能;耐磨,耐湿,耐干洗。其不足在于:成本较高; 耐气候性差; 遇水、热、碱要水解。 PU涂层剂按组成分类有:聚酯系聚氨酯;聚醚系聚氨酯;芳香族异氰酸酯系聚氨酯;脂肪族异氰酸酯系聚氨酯。按使用上采用的介质分为溶剂类和水系类。溶剂型PU涂层胶溶剂类PU具有良好的强伸度和耐水性,但毒性大,易燃烧。从组分上来说,它还分为双组分类和单组分类。双组分产品由预聚物和交联剂组成,预聚物是将异氰酸酯与低聚多元醇反应生成的末端为羟基的预聚物。交联剂则是含有多个(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在涂层整理时,预聚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热固性网状薄膜,赋予纺织品优良的性能。此类产品有大日本油墨公司的Crisvon7367 SL。单组分产品为线状结构,有无定形区也有结晶区,是热塑性的。单组分产品由端异氰酸酯基(—NCO)的预聚体经扩链而成。产品如国内的AR-1401,国外的有大日本油墨公司的Crisvon2016 EL,2116EL。Bayer公司的Impranil系列。溶剂型PU涂层胶大多使用DMF,或甲苯与异丙醇的混合物作为溶剂。为了达到防水透湿的效果,溶剂型涂层整理剂一般采用湿法涂层工艺加工织物。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