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低给液方法 控制织物吸液量在25%~40%(这是浸轧法难以达到的)。织物吸液量降低,可以减少表面树脂的生成,织物强力、耐磨度及手惑均有改善,还可减少烘干时蒸发量,节约热能。低给液方法有下列几种。(1)泡沫法:在树脂工作液中加入发泡剂,在泡沫发生器中制出合乎要求的泡沫,然后将泡沫均匀地涂敷在织物表面,被织物吸收,吸液量可以保持在25%~45%。(2)利用滚筒印花机给浆方法:用满地刻纹辊给液,给液量为织物重量的15%~30%。薄织物一般是单面给液,厚织物可两面给液。(3)轧吸法:是最简单的低给液法,即在轧车部分增加一些导布辊,调整穿布方向,将前端已轧液的湿布与未轧液的同一车干布经过同一轧点,干布吸去湿布上多余的工作液,然后湿布引出机器,干布进入轧车浸轧后,重复以上操作。棉织物轧吸法的轧余率可降到35%~40%,涤棉混纺织物为40%左右。
2.整理织物上树脂含量 含量愈多,其抗皱性也随之增高,但机械性能则随之下降,因此应根据不同要求确定树脂用量。树脂整理后的织物经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断裂强力、耐磨度、撕破强力明显下降。但经过多次穿着试验比较,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反而经穿,不易起皱,这可能是树脂给予棉和粘纤织物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织物老化、洗涤破坏等因素。树脂整理后织物抗皱性能随固着树脂量而上升,织物强力,耐磨性则随之下降,因此耐久压烫(D.P)整理目前只用于涤棉混纺织物(棉布D.P整理后强力几乎损失50%),但抗皱性高,穿着舒适性也较差;故D.P.整理都用于低比列涤棉混纺织物。表4-1为几种树脂整理后织物性能。 表 4-1常用树脂整理织物性能
注 由于要求降低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耐久压烫整理评级时,干弹性角及洗可穿评级标准都有降低。
3.甲醛含量 空气中游离甲醛能剌激人的粘膜,织物上甲醛对皮肤有剌激作用,常引起过敏症状。过去常用的树脂几乎都是由过量甲醛与酰胺类化合物合成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