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树脂整理工艺中的一些问题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2日

1.使用低给液方法 控制织物吸液量在25%~40%(这是浸轧法难以达到的)。织物吸液量降低,可以减少表面树脂的生成,织物强力、耐磨度及手惑均有改善,还可减少烘干时蒸发量,节约热能。低给液方法有下列几种。(1)泡沫法:在树脂工作液中加入发泡剂,在泡沫发生器中制出合乎要求的泡沫,然后将泡沫均匀地涂敷在织物表面,被织物吸收,吸液量可以保持在25%~45%。(2)利用滚筒印花机给浆方法:用满地刻纹辊给液,给液量为织物重量的15%~30%。薄织物一般是单面给液,厚织物可两面给液。(3)轧吸法:是最简单的低给液法,即在轧车部分增加一些导布辊,调整穿布方向,将前端已轧液的湿布与未轧液的同一车干布经过同一轧点,干布吸去湿布上多余的工作液,然后湿布引出机器,干布进入轧车浸轧后,重复以上操作。棉织物轧吸法的轧余率可降到35%~40%,涤棉混纺织物为40%左右。

2.整理织物上树脂含量 含量愈多,其抗皱性也随之增高,但机械性能则随之下降,因此应根据不同要求确定树脂用量。树脂整理后的织物经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断裂强力、耐磨度、撕破强力明显下降。但经过多次穿着试验比较,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反而经穿,不易起皱,这可能是树脂给予棉和粘纤织物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织物老化、洗涤破坏等因素。树脂整理后织物抗皱性能随固着树脂量而上升,织物强力,耐磨性则随之下降,因此耐久压烫(D.P)整理目前只用于涤棉混纺织物(棉布D.P整理后强力几乎损失50%),但抗皱性高,穿着舒适性也较差;故D.P.整理都用于低比列涤棉混纺织物。表4-1为几种树脂整理后织物性能。 表 4-1常用树脂整理织物性能注 由于要求降低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耐久压烫整理评级时,干弹性角及洗可穿评级标准都有降低。

3.甲醛含量 空气中游离甲醛能剌激人的粘膜,织物上甲醛对皮肤有剌激作用,常引起过敏症状。过去常用的树脂几乎都是由过量甲醛与酰胺类化合物合成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除了要降低树脂工作液中游离甲醛的含量,避免烘焙时污染车间空气,还必须注意确保树脂与纤维交联作用充分,以防止贮存过程中未交联部分因水解释放出甲醛。降低工作液中的甲醛,可加入甲醛吸收剂,即能与甲醛化合的物质,如环亚乙烯脲,或能使甲醛氧化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催化剂及焙烘温度、时间等也应充分考虑,务使交联充分,避免贮存时因水解作用而再度释放出游离甲醛。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