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景兰,王晓玲,范秀荣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提高羊绒织物的竞争力,把羊绒织物后整理技术列为重点研究课题,通过近一年的探索研究,尤其在关键设备的改造和工艺创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羊绒织物的风格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的羊绒织物普遍光泽不足,手感呆板,不活络,花色单调。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接单竞相压价,只能以降低原料成本和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致使产品品质难以提升。国内羊绒织物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手感板,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缩呢折痕,后道很难消除,成品因折痕降等严重,织物在匹染时由于染色温度高,纤维损伤较大,成品手感、强力、光泽、鲜艳度都有所下降,破坏了其天然品质。为了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研究人员从改进羊绒面料的后整理技术人手进行技术攻关,经过一年的试验和小批量生产,使产品的实物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研制的雕印羊绒织物已经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1 研发解决的技术难题1.1 缩呢设备的改进和洗缩工艺的调整1.1.1 设备改造意大利CIMI公司洗缩联合机(型号:F0TJATEx2C),原风机吹风是从前方向后吹(如图1(a)所示),这种结构布展幅空间小,织物被风吹后呈s曲线运动,不易抖开,易产生缩呢折痕,使成品因严重折痕降等。为了消除织物在缩呢过程中产生的折痕,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将风机位置移动,吹风方向改为从后向前吹(如图1(b)所示),这样布展幅空间大,织物在缩呢过程中被风吹后呈弧线运动,易抖开,减少缩呢折痕的产生。图1 洗缩联合机改造示意图1.1.2 工艺改进通过对产品设计工艺的调整,减少后整理的宽缩和长缩,缩短了缩呢时间,减少了折痕在缩呢过程中出现的机率。在缩呢前后加强预洗和复洗,延长预洗和复洗时间,水位由中水位改为高水位,水温适中,复洗出车时温度要逐步降低。调整缩呢缩口和压板压力。经过风机改造和工艺调整,羊绒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