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粘胶基防火阻燃面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9日

王鹏飞,葛顺琦

0引言现代化城市高层建筑林立,人口高度集中,纺织品的易燃烧性成为城市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1]。许多国家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对纤维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或限制,规定了医院、剧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窗帘、地毯,老人、小孩、残疾人的服装用纺织品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标准[2][3]。国外对阻燃织物的开发及研究较早,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中期就制定了纺织品的阻燃法规, 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规定越来越细[4][5]。我国近年来也在大力开展对阻燃纺织品的研究开发,并已取得了相当进展[6]。本文研究了在预氧化过程中,对织物施加不同温度、时间及张力,对产品阻燃性能和力学的影响规律,从而能指导生产工艺,生产出具备良好阻燃与力学性能的织物。

1实验1.1原料(1)试样采用粘胶斜纹布,织物的经纬密度为138×122根/10厘米,克重为221克/平方米,厚度为0.85毫米;性能如表1如示。表1 粘胶织物性能(2)催化剂采用氯化铵,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沪试),含量≥99.5%。1.2技术路线阻燃织物生产的技术路线如图1:图1 阻燃织物生产的工艺流程1.3实验方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安排试验方案。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正交试验,具有试验次数少、计算简便,排除了误差干扰等特点;可以通过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预测和推算非试验点的结果,预测值更能反映客观情况。试验选取温度水平中心值为250℃,上下邻近的水平值相差20℃,分别为270℃及230℃.温度上下限的值利用公式250+20×γ,250-20×γ修正后得283℃和216℃。其他两个因子的水平确定方法与此类似。旋转组合设计因子编码表,见表2。表2 因子编码表(γ=1.682 )1.4 实验与测试1.4.1实验首先对粘胶织物进

行催化剂浸渍处理,采用10%的氯化铵溶液,浸渍30分钟;浸渍后将布轧干使浸渍剂能够均匀地附着,称重;然后将浸轧后的粘胶织物在烘箱中烘干,完全烘干后称重,计算得出浸渍剂附着率。根据试验方案采用不同的预氧化温度、时间及对织物施加不同大小的张力,对粘胶织物进行预氧化加工。预氧化后的织物经水洗30分钟,去除残留的催化剂,再经低温烘干。各工艺制得的阻燃粘胶织物共取试样20块,分别进行拉伸性能、耐磨性能、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的测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