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羊毛织物“加法”防毡缩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2日

“加法”防毡缩处理,主要利用聚合物沉积在羊毛纤维表面,以达到防毡缩的效果。这些聚合物都具有一共同特点,即至少部分聚合反应需要在羊毛表面进行。根据这些树脂在使用时所处的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 )界面聚合这种方法通常先将羊毛用溶于水的二胺类处理,然后在经溶于有机溶剂(它与水不混溶)的二酰氯或而异氰酸酯处理,结果在纤维表面的水与非水界面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反应如下:蛋白质大分子侧链上的伯氨基也能与酰氯反应,因此在界面聚合的同时,也可能发生接枝反应,如下式所示:这样聚合物薄膜与纤维发生了牢固的结合。

(二)界预聚体处理常用的预聚体结构一般有三类:1、具有分支型骨架,多为多元醇的聚醚,常有聚环氧丙烯,也有聚环氧乙烯、丁烯的,分子量在2000~10000,一般具有3个关能团。2、预聚体具有线型骨架,并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活性基团。线型骨架大多是聚丙烯酸酯或乙烯类共聚体,常用酰氯作为活性基团,含量大约5~10%(以单体计)。3、预聚体由聚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Hercosett 57,就是以己二酸和二乙烯三胺生成含仲胺的聚酰胺: 聚合物处理以后给毛织物带来的防皱效果的机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聚合物薄膜遮盖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或者使纤维包裹起来,降低了定向摩擦效应二达到防毡缩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聚合物在纤维之间引入一些粘结点(有人形象地称为“焊接点”),纤维被粘合在以其二自由移动受阻,从而获得防毡缩效果。事实上是两种机理都由可能各自通过自己的途径向纤维提供有关性能。 毛织物经任何防毡缩处理后,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羊毛手感,使它变得粗糙。即使对纤维没有损伤的聚合物沉积法,对手感的影响也不例外,此外对织物的风格、污性能、防水性、色泽和染色性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毛织品对手感、风格这两项性能的要求,比其他纤维织物来说,更为突出

,着也是某些防毡缩效果虽然优异,但未能工业生产的主要原因。在常用的聚合物沉积法中,一般认为氯-Hercosett法处理毛条或针织内衣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手感;以其他方法处理的针织内衣或织物时,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达到即有高超的防毡缩性,又有能被接受的手感,因此需要柔软处理。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