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的粒径范围非常宽,一般为1 ~1 000μm,壁的厚度为0. 5 ~150 μm, 目前已开发了粒径在1μm以下的超微胶囊。微胶囊产品的流动性与其壁材的性质关系密切,产品受压或者产品粒径范围过宽,大小颗粒相互嵌合也会降低微胶囊产品的流动性。流动性差往往会影响微胶囊产品的应用,因而选择适当的抗结块剂添加到微胶囊产品中是必要的。图1 微胶囊形状结构2 微胶囊芯材释放特性微胶囊中的芯材释放可分为瞬间释放,缓释和控制释放3种情况[ 1 ]。瞬间释放是用各种形式的外力(如机械压碎、摩擦)以及使之变形等方法使微胶囊破裂,或在热的作用下使之熔化,或用化学方法如酶的攻击,或混入一些膨胀剂到囊芯,或使用电磁方法等使微胶囊破裂,使芯材瞬间释放到外环境中。缓释就是芯材从微胶囊中按一定规律缓慢释放,体系中的芯材组分在较长时间内可以维持有效浓度。缓释在织物香味整理中使用得比较多,能延长香味的持续时间。控制释放是指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或配料根据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位置以一定的速率进行释放。微胶囊芯材的控制释放是指芯材在特定的时间和在特定的作用下释放出来。3 微胶囊技术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微胶囊的3个性能。一是隔离性能,一些具有光敏、热敏或生物性的材料作为芯材被包埋后,在需要释放的时候,利用光、热、压力及生物作用等手段破坏壁材,即可释放出材;二是缓释性能,芯材通过囊壁逐步渗透挥发,延长了作用时间;三是发泡性能,当微胶囊处于一定温度下时,芯材溶剂气化,壁材被膨胀形成一个气泡,便可达到发泡的目的,该性能主要用于发泡印花上。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