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铜/锡复合镀层电磁屏蔽织物的研制(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9日
魏宁,沈 勇,张惠芳,王 炜2.2电镀锡工艺 硫酸盐镀锡电流密度高,沉积速率快,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硫酸盐与其它酸性镀锡一样,是二价锡发生电极反应,阴极电流效率接近100%,因而比锡酸盐镀锡省电节能。 为防止Sn2+氧化成sn4+,在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sn4+氧化物是H2SnO3),通常加入酚磺酸或甲酚磺酸,也可使用糊精或EDTA二钠。溶液中还常加有明胶和2.萘酚,使结晶变细。硫酸盐镀锡溶液本身无去油能力,因而镀前处理要严格去油,以提高镀层的结合力。镀锡溶液中硫酸亚锡用量为20~40 g/L,硫酸用量40~100 g/L。2.2.1 电流密度对镀层效果的影响 量取电镀面积为56 cm2的镀铜织物,分别在1.0,1.5,2.0和2.5 A电流(对应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7.86,26.79,35.71和44.64 A/m2)下处理,测量织物表面电阻,电流密度与织物表面电阻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电流密度对镀层电阻的影响 从图3可看出,电流密度大于35 A/m2时,表面电阻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略有增大;小于35 A/m2时,表面电阻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电流对镀层外观的影响较大。阴极电流密度过高,会引起镀层疏松、粗糙和多孔,还可使镀层出现脆化而影响结合力;阴极电流密度过低,沉积速度缓慢,得不到完整光亮的镀层,且镀层耐腐蚀性很差。这是因为铜层未被覆盖完全,铜和锡在氯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反而超过未镀锡的织物。一般设定电流密度为35 A/m2。2.2.2电镀时间对镀层效果的影响 将电镀面积为56 cm2镀铜织物,分别经1 A电流电镀处理150,300,450,600和750 s,电镀时间与织物表面电阻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电镀时间对镀层电阻的影响 图4中,电镀时间在200 S以下,材料表面电阻很大,镀层耐腐蚀性也较差。随着电镀时间增加,镀层厚度增加,
材料表面电阻减小,耐腐蚀性增强。电镀一定时间后,表面电阻基本稳定,因此电镀时间为600 S。2.2.3 电镀温度对镀层效果的影响 将镀铜织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镀300 S,织物表面电阻和耐腐蚀性能的关系如图5所示。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