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冰选.焦晓宁
O 前言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某种功能性物质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包覆起来,制成直径1~500μm的核壳结构微小粒子的一门技术。微胶囊在常态下为稳定的固体颗粒,囊芯物质原有的性质不受损失,并可在适当条件下释放出来。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美国NCR公司开发了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对染料进行微胶囊化来制备无碳复写纸。70年代中期,微胶囊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食品、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和生物制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起步较晚,直到近20年才得到应用,在非织造布工业中的应用则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微胶囊技术已被列为21世纪重点研发的高新技术之一。
1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壁材将芯材包裹起来。根据原料和聚合方式的不同,化学法可分为界面聚合法、界面配位法、原位聚合法和锐孔一凝固浴法等。物理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凝法、空气悬浮法、包合法、超临界流体法、多孔离心法、静电结合法和真空蒸发沉积法等。其中,喷雾干燥法在工业化生产中应用最多,静电结合法、真空蒸发沉积法和超临界流体法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方法。 微胶囊有多种结构,有的呈简单囊泡结构,有的呈多重壁材包埋结构,还有的囊壁中分散多个囊芯,这主要是由于其制备方法不同所致。微胶囊的形状有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如图1所示)。微胶囊的粒径范围非常宽,一般为1~500μm,壁的厚度为0.5~150μm,目前已开发出粒径小于1μm的超微胶囊。图1微胶囊的形状结构
2 微胶囊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它的三个性能: (1)隔离性能 一些具有光敏、热敏或生物性的材料制成芯材包埋后,在需要释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