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在一般的整理过程中,最多共有六个工序是在升温下,即在消耗能源的情况下进行,尽管耗能的程度各不相同: 1. 1 将固体物质溶解,制备整理工作液。 1. 2 在烘筒、预烘干设备和拉幅机上,将已浸轧的织物烘干。 1. 3 使用加热的烘筒或钢辊和钢板,将已烘干到剩余水分含量的织物尽可能进行机械定型。 1. 4 在烘焙设备或拉幅机中,将纤维素链上OH基与活性交联剂或自交联树脂进行反应。 1. 5 烘焙后织物进行后水洗(必要时),随后在拉幅机上烘干。 1. 6机械预缩整理后在拉幅机上烘干,当整理涤粘混纺织物时,尽可能在适当工序进行汽蒸。 由于目前能源费用昂贵,因此值得考虑哪个地方可以节约能源,或者将各个加工工序简化或合并,求得节能效果。最后,还要考虑一下各种节能过程,即在这过程中不仅在树脂整理各加工工序,而且也在前面的加工工序,是否可以合并到这个过程中。 2、 溶解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什幺可讨论的。因为绝大多数树脂整理剂不是溶液就是乳液或分散液,柔软剂也是流质的,其它产品也多是溶解好的,不需要再使用任何能源了,唯一例外就是呈粉状、粒状或膏状的二羟甲基脲以及蜡状的拒水剂。但是,迄今这些产品也已供有液体代用品,或者已制成备用溶液方便使用。液态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储运简单而且计量也方便。其它原因在于自动化计量设备日益普及,而这些计量设备也只采用液体工作。此外,所有的液体产品都可以在室温下涂布到织物上。 3、 烘干 由于水的化学结构特殊,水的蒸发比热特别高,因此在烘干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是整个整理工艺中耗能最大的作业。使用非水介质例如使用蒸发比热较小的有机溶剂,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因为价格、安全、生理和毒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催化剂作用下纤维素OH基与N-羟基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一定要有水存在。只有使用整理剂,例如丙烯酸酯、聚乙烯型或聚氨脂型填充剂、柔软剂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