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麻及人造丝织物的酶洗工艺简介

来源:中国洗染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姚秀娴

棉、麻、人造丝均系纤维素纤维,其大分子结构中的——D葡萄糖剩基通过 相结合。纤维素酶则是一种能使纤维素溶解的蛋白质,他能对纤维素其特定的催化降解作用,使之适当减量。纤维素纤维经酶处理后,其无定形区部分水解,使结晶区之间的空隙变大,结晶区的部分水解使结晶区尺寸变小。因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结晶区之间容易相对运动,纤维的抗变能力降低,刚度减弱,从而使织物柔软、蓬松、服用性得到改善。

一、酶洗工艺条件试验1.温度从正交设计实验得知,温度因素的极差最大,即温度对酶效果影响较大。当温度低于55度时,随时温度的提高,减量率逐渐增大。温度在55度时,减量率达到最大值;而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减量率急剧下降。当温度高于60度时,生化酶减量率不足1%,液体酶减量率不足0.5%。 酶处理温度不同,酶处理速率也不同。在60min内,酶处理初始速度是V ,随着酶处理时间的增加,减量率逐渐增加,若观察60-120min内的曲线则45度时,织物的减量率增长较快,55度和50度时,减量率增长较为缓慢。随温度的升高,减量率逐渐增大,酶的活性也逐渐提高。这是因为纤维素酶对温度的影响非常敏感,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表现出最高活力。当温度较低时,酶的活力较低,不能有效的发挥催化作用,但,酶并未受到损伤;而当温度较高时,超过了酶的存活温度,酶失去活力,无法发挥催化作用。因此,温度的选择在酶洗工艺中尤为重要。由图1知,生化酶在50-55度温度范围内减量率较为稳定,液体酶在45-55度温度范围内减量率较稳定,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生化酶减量率明显高于液体酶。

2.PH值生化酶在PH值为4.2时,表现出较高的活力,酶洗效果较好;PH值4-5时,减量率较稳定。液态酶在PH值为4.6时,酶处理效果较好;当PH值为4-5时,减量率也较稳定。生物酶仅在有限的PH值范围内才表现出活力,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

观察到一个确定的较适宜PH 值。酶在高于或低于适宜PH值时,都可能受到不可逆性的破坏或抑制作用。在该试验中也发现当pH值小于等于3.4时,织物有泛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纤维素纤维不耐酸,酸对纤维素链中的1,4B——D葡萄糖键的水解起催化作用,使纤维受到损伤。因此,为了减少纤维素纤维和酶所受的损伤,PH值不易过低时的两种酶处理。PH值一般宜控制在4-5.生化酶用量与减量率基本成线性关系。液体酶用量低于15%时,酶用量与减量率基本成线性关系;高于15%时,酶处理大家减量率增长较慢。两种酶在各自较好的工艺条件下,生化酶洗效果要比液体酶好。随着时间的增加,减量率随之增大。生化酶在前60min内减量率增长较快,在120min之后减量率增长不多,因此选择酶处理时间为120min;液体酶在前60min内减量率增长较快,在90min后减量率增长不多,选择处理时间为90min。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