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羊毛衫防缩处理

来源:中国洗染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0日

孙淑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件精美的羊毛衫,洗过几次就变小了,而且上面覆盖了一份厚厚的绒毛;这样,款式优美的羊毛衫变成了紧身服,影响美观,使人们叫苦不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羊毛衫会缩小呢?这是因为:毛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是在松式或张力较小的设备上进行,但或多或少地要受到经向的张力作用使织物伸长,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形态不稳定。当解除经向张力,织物会逐渐回缩,但伸长部分不会发生全部回缩。其原因在于弹性形变的回复比较慢。因此,织物存在潜在的收缩。这种潜在的收缩在湿洗、干洗及熨烫过程中会表现出来。羊毛纤维具有缩绒性。纯毛精纺织物常因羊毛的缩绒性使织物表面条纹不清或毡缩产生毛球。因此 ,为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稳定性,降低缩水率,保证织物的良好的服用性能,防止毡缩,必须降低羊毛纤维的缩绒性,对毛织物进行防缩整理。 羊毛纤维鳞片层的存在是羊毛具有缩绒性的基本原因。因此,设法破坏羊毛纤维的鳞片层,降低羊毛纤维的弹性,限制羊毛纤维的相对移动等方法都能使之获得防毡缩效果。羊毛纤维防毡缩整理的方法有两种,即“加法”防毡缩整理和“减法”防毡缩整理。所谓“加法”防毡缩,就是使树脂沉积于纤维表面,减少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达到防毡缩的目的。然而这种防毡缩整理方法至今还未应用于生产实践。所谓“减法”防毡缩整理就是破坏羊毛纤维的鳞片层,以达防毡缩目的。“减法”防毡缩整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其中以氯化法和氧化法应用更为普遍。 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它可以破坏羊毛纤维的鳞片层,降低羊毛纤维的缩绒性。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羊毛手感柔软、光泽好,起球可减少30—40%。但产品的重量,强度及弹性均下降。 某些氯化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可与羊毛作用,破坏羊毛纤维表面

的鳞片层,从而获得防缩绒效果。用氯化法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起毛球性减少。但强度略有下降,失重较少。部分浅色色泽有轻度泛黄现象。

某研究所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实践,总结出一套羊毛防缩的最佳方法,使整理后的织物达到防缩的效果,同时羊毛手感柔软,不起球,失重较少、色泽鲜艳,达到国际羊毛局洗可穿标准。本整理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活性处理,还原处理,清洗和柔软处理。

活性处理配方及工艺:HTZ—羊毛防缩整理剂 (相对织物重) 3.5%螯合分散剂  1g/L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