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羊毛衫氯化防缩整理工艺中异味问题的探讨(一)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1日

许海军,邵聪晓,陈磊刚,郭世娟

1 前言 羊毛衫氯化防缩结合有机硅整理工艺能够赋予羊毛织物松软、滑糯的手感,且可以去除刺痒感,达到防缩可机洗的要求,该工艺已经发展成为羊毛衫行业必不可少且较为成熟的一项后整理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羊毛衫80%以上都经过氯化防缩整理。但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衣服的美观、健康、舒适和易护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家取消免检产品,一些高档和出口的毛针织品需通过各项指标测试,且满足环保要求,才算合格。而一些羊毛衫经丝光整理会残留异味,严重影响其档次和舒适性。这两年,本公司已经遇到很多客户,由于羊毛衫异味问题交不了货。可见,羊毛衫氯化防缩后整理行业的发展亟需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异味去除措施。

2 羊毛衫氯化防缩工艺产生异味的原因分析2.1羊毛衫氯化防缩整理工艺简介(即可能产生异味的加工环节): 氯化→还原→碱中和→清洗→有机硅整理 ①氯化——利用释氯剂DC,在有水存在时,发生水解平衡反应,水解生成的HCLO释出有效氯与羊毛鳞片层发生反映,钝化羊毛鳞片,使其表面改性,达到防缩的目的; ②还原——氯化后,纤维上有残留氯,引起泛黄,所以用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脱氯; ③碱中和——进一步水解羊毛鳞片层及获得较好的手感和光泽。中和使用的碱剂一般有纯碱、小苏打或氨水; ④有机硅整理——改善羊毛衫的手感和防缩性能。2.2试验2.2.1 试验材料及药品 100%羊毛白色四平针织坯布、DCCA(工业级)、亚硫酸钠(工业级)、亚硫酸钠(分析纯)、亚硫酸氢钠(工业级)、亚硫酸氢钠(分析纯)、碳酸钠(工业级)、碳酸钠(分析纯)、双氧水(工业级)、氨水(工业级)等2.2.2 试验方法2.2.2.1 将16块坯布分

4组,分别进行单项试验,即单用DC、单用亚硫酸钠(工业级)、单用亚硫酸氢钠(工业级)、单用碳酸钠(工业级)对织物进行相应处理后,清洗2次,脱水烘干。而每个单项也分4块,所用的助剂用量逐渐提高,工艺配方见表1。表1单项试验工艺配方2.2.2.2 双项试验,即氯化后还原,再清洗2次,脱水烘干。每个单项也分4块,所用的助剂用量逐渐提高,工艺配方见表2。表2双项试验工艺配方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