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作用(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3日
熊 磊,王树根,胡春燕,苏开第,吕 俊 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棉织物的撕破强力和断裂强力均有提高,这是因为随着交联量的增多,棉纤维间的结合力增强,强力上升。当焙烘温度达到170℃时,强力会明显降低。 整理织物的弹性回复角随焙烘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焙烘温度达到170℃后,回复角下降,说明温度过高对棉纤维的交联不利。综合考虑,焙烘温度以160—170℃为宜。2.1.3焙烘时间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焙烘时间,分别考察织物的手感、白度、强力及回复角,如表3所示。 表3 焙烘时间与织物各项性能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整理后织物的手感变好,但是达到一定时间后,手感会变硬;而织物的白度则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棉织物的强力随焙烘时间延长而提高。这是因为棉织物主要靠纤维间的抱合力产生抗张强度,经整理后,棉纤维与整理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互相交联作用,使纤维之间的相对滑移变得困难。因热作用会使棉纤维受损,焙烘时间过长对棉织物的强力不利。 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织物的弹性回复角增大;但达到90 s后,回复危略有下降。这是因为焙烘时,整理剂主要与无定形区的纤维素大分子发生交联,提高了纤维素大分子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回复能力,即提高了织物的回弹性。当焙烘达到某一时间,树脂与相邻纤维素大分子间的交联键数恰好使纤维素具有最大的弹性回复性能,所测回复角达到最大值;如果再延长焙烘时间,随着反应的进行,将会有更多的树脂与纤维素大分子发生交联,相邻大分子间的连结点数不断增加,交联密度增大,阻碍了纤维素大分子的移动,降低了织物的回弹性,回复角反而变小。综合考虑,焙烘时间以80—100 S较好。2.2正交试验 以聚氨酯有机硅整理剂的用量(A)、焙烘温度(B)、焙烘时间(c)作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4—6。表4因素水平表表5正交试验设计表表6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注:自由度f=2。 由表6知,影响因素大小的顺序为:B>A>C,即焙烘温度对织物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焙烘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整理剂用量。由此可以确定工艺条件为A1B2C1,即焙烘时间80 s,焙烘温度170℃,整理剂用量40 g/L。从F显著性检验可知,当α=0.05水平时,焙烘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