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大豆纤维织物后处理的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1日
大豆纤维织物后处理的探讨用ASTM D 3512测试大豆纤维的起毛起球性能,发现其PILLING值仅有1级。于是通过过树脂、纤维素酶处理、蛋白酶处理来对大豆纤维织物进行处理,希望改善其起毛起球的性能。1)采用一般的双面布的树酯配方,整理工艺(150*2)(170*2)以期改善其起毛起球的性能2)纤维素酶的处理CELLOSOFT L 2g/lHAC 0.5g/lNaAC 0.5g/lF-CE 1g/l50-55℃ 60min3) TINOZYMTM WSL 蛋白酶实验enzyme 3g/lNa2CO3 3g/l55℃ 60min4)诺和蓝 L 蛋白酶实验ENZYME 1%o.w.f温度 50℃时间 50’pH 8结论:通过以上的后处理实验,发现纤维素酶并不能改善织物的PILLING,其原因为可能为大豆蛋白质纤维分子中并没有可以让纤维素酶水解的葡萄糖环存在;通过蛋白质酶的处理以后,织物的PILLING性能没有改善,其原因1可能是由于蛋白酶不能水解经改性以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原因2由于大豆纤维本身为很短的纤维,其卷曲性较差(见下表由参考资料得),而纱线的捻度又较低,即使纤维表面的绒毛被去除,经剧烈的摩擦以后,又会有绒毛出现。在过树脂以后,从表观上来看,织物的PILLING性能得到了改善,但仍然为1级。(所以样板采用过树脂的工艺)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