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海平 陆大年
自20世纪80年代,多元羧酸就开始用于织物免烫整理,常用的多元羧酸主要有单体酸、聚合酸或相应的酸酐,同时整理过程中要添加一定的膦酸盐作为催化剂进行催化酯化。本文从多元羧酸的结构及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出发,把膦基结构引入到聚合多元羧酸整理剂结构中,使其既具有可酯化的多元羧酸结构,又具有催化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亚麻织物免烫整理效果。
1 试验部分1·1 试验材料 24S×24S亚麻半漂布(54×54)(克山亚麻厂提供) 膦基聚合多元羧酸(自制),次膦酸钠(分析纯),三乙醇胺(化学纯),柠檬酸(化学纯)。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M-TENDED定形机,P-AO轧车,织物强力测试仪,Datacolor Spectraflash SF600测色配色仪,YG54lA折皱回复仪。1·3 试验内容1·3·1 整理工艺 二浸二轧 (带液率为75%)→烘干→焙烘→后处理1·3·2 测试内容 干湿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度,K/S值,耐洗性
2 结果与讨论2·1 单因素分析2·1·1 整理剂浓度的影响 采用不同浓度的整理剂对亚麻织物进行免烫整理,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2。图1 整理剂浓度与折折皱回复角的关系 图2 整理剂浓度与断裂强力的关系 由图1知,随着整理剂浓度逐渐增加,亚麻织物干折皱回复角逐渐增加。这是由于树脂浓度的增加,提高了树脂与纤维素分子间的共价交联,限制了纤维素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因此增加了织物的抗皱性能。但当整理剂浓度高于8%后,折皱回复角随整理剂浓度增加缓慢。从图2知,整理剂浓度增加,织物强力逐渐下降。织物弹性提高和强力损失达到平衡,选择整理剂浓度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