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不同水洗工艺在牛仔服饰中的运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

陆琰,余晓丰

牛仔布及其制品已经风靡全球一百多年了,在中国的生产和消费上也有二十多年。目前,我国已成为牛仔布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据笔者2006年7月期间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89%的消费者表示牛仔服是其必备的服饰,51.7%的被访者一周中穿着牛仔服饰的时间为2~5d,另有37.9%的被访者几乎天天穿着牛仔服饰。从顾客年龄层来说,牛仔消费呈菱形消费(即两头小,中间大),占牛仔绝对消费量的是年龄在20~40岁的这部分人群,大概占79%左右,人均年消费量达3~5件。服装消费观念的变化使人们对服装的设计和定位提出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牛仔服装的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国牛仔装市场的消费趋势,抓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种设计要素的组合,采用不同的整理技术来诠释全新的设计理念。本文讨论牛仔服装进行个性化设计时采用的几种水洗工艺及其应用特点,以供企业生产时参考。

1 运用在牛仔服装上的几种水洗工艺笔者在2006年7月期间进行的市场调研中发现,牛仔服装的主要水洗工艺是成衣水洗,一般来讲,水洗工艺有以下几种方法。1.1 普洗普洗即普通洗涤,水温控制在60~90℃,加一定的洗涤剂,经过15min左右机械化洗涤后,过清水加柔软剂即可。织物效果柔软舒适,自然干净。1.2 石洗/石磨石洗就是用一定量的浮石和氧化剂及洗涤剂进行磨洗,利用浮石与服装之间的摩擦作用使染料脱落,洗后布面呈现不均匀的褪色如“穿旧感”的效果,衣物有轻微至重度破损。早期牛仔织物多采用石磨水洗的方式,服饰风格独特,然而由于石磨水洗浮石易损,堆置占地大,且对服装有一定的破损,同时还对设备内部有损伤,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其他的水洗方法。1.3 酶洗纤维素酶在一定pH值和温度下,可以对纤维结构产生降解作用,使布面较温和地褪色、去毛,并得到持久的柔软效果。牛仔织物的酶洗正是利用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可控制的水解

(侵蚀)反应,使得部分纤维溶解,染料也借助水洗设备的摩擦和揉搓作用而随之脱落,从而达到或超过石磨水洗的“穿旧感”效果。酶洗后织物强力不致损失过大,同时由于表面绒毛去除,布面变得光洁,具有独特的鲜艳表观效果,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吸水性等也得到改善。1.4 砂洗砂洗多用一些碱剂、氧化性助剂,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陈旧感。砂洗工艺在牛仔布上的使用已经很久,但在近几年来除了在牛仔坯料上作整体风格处理之外,还大量在服装的局部(如前胸、大腿、膝盖、臀部等)获得一种块状或条纹状的磨损效果,以体现服装的怀旧沧桑感。砂洗工艺中有种称为“喷砂”方法, 由空气压缩机和喷砂装置产生的强气压喷射出氧化剂完成喷砂工序。靓蓝染色的纤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脱离织物表面,呈现块状磨白效果。通常所说的“喷马骝”就是喷砂的一种手法(图1),“喷马骝”可根据设计需求,在服装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如:净马骝、扫骨位马骝、阴影马骝等等。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