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历来被誉为纤维“皇后”,备受人们喜欢。但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光氧化反应而黄变且强度下降。为了提高真丝纤维的附加值,同时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必须对真丝织物进行防紫外整理。常用的有机类抗紫外整理剂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耐洗牢度不好且光稳定性差,而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安全、环保且稳定性好等优点,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现已成为纺织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1-4]。
无机纳米材料TiO2的禁带宽度Eg为3.2eⅤ,对应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87nm.理论上说,波长小于最大激发波长的光都能被半导体纳米粒子吸收[5-6],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对紫外光有较宽的吸收带,且粒子越小,被吸收的紫外光越多[7],因此,纳米TiO2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纺织品无机紫外屏蔽剂,但纳米TiO2微粒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处于热力学的非稳定态,在液相介质中受范德华力的作用极易发生团聚,会严重影响纳米TiO2的应用性能,从而限制了其推广使用[8-9]。常规有机表面改性后的纳米TiO2表面为疏水性,大多适合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很难在水中分散,不适合在纺织领域中应用。
本文针对纳米TiO2在水中分散存在的问题,以多羟基化合物MH为桥基,对金红石纳米TiO2表面预先进行修饰,增加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基团,提高了其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然后在水介质中采用球磨工艺修饰后的纳米TiO2实施硅烷偶联剂改性,可直接制备出分散稳定的高浓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供真丝织物整理用,对水性纳米TiO2分散浆中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微观结构、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整理工艺中不同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紫外屏蔽效果的影响,对整理工艺进行了优化。
1 试验
1.1 材料与仪器
织物:白色电力纺真丝织物(市售);药品:纳米TiO2 20-30nm,河海纳米股份有限公司),偶联剂ΚH-560-缩水甘油醚
仪器:KQ2200DV 型数控超声波洗涤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JB90-S数字显示转速电动搅拌机(上海标本模型厂),XQM
1.2 高浓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的制备
将纳米TiO2微粒与多羟基化合物MH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1h,然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含2%偶联剂ΚH-560的水溶液,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为8~9,继续球磨2h即得高浓纳米水性分散浆,稀释后可供织物整理用。
1.3 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对真丝织物的整理工艺
真丝织物在纳米乳液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洗涤,以去除表面杂质后晾干,将一定量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适量粘合剂、水等配成功能整理液,将织物在整理液中浸渍一段时间,采用常规整理工艺[浸渍(
1.4 测试与表征
I,4.1 微观结构
改性前后纳米TiO2粒子的形貌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前后纳米TiO2表面的结构变化由红外光谱仪观察(KBr压片);采用扫描电镜定性观察纤维表面纳米粒子附着状态。
利用沉降试验评价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沉降百分数为量筒底部沉降颗粒体积与颗粒总体积之比).
按照欧盟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标准RrEN13758-2001,采用UⅤ
按GB5713-1985,在SW-12型耐洗牢度试验机上测试织物的耐洗性,洗涤条件:皂粉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的分散稳定性
将质量浓度为
|
|
| 图1 高浓纳米TlO2水性分散浆的沉降图 |
从图I中可以看出,在最初的4d中有沉降出现,1d后整理液的沉降百分数大约为0.02%,4d后整理液的沉降百分数大约为0.04 %,再继续放置,沉降体积几乎没有变化,表明体系已趋于稳定,说明高浓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的分散稳定性很好,可耐长时间放置。
2.2 改性前后高浓纳米分散浆的微观结构
由图2可知,未改性纳米TiO2粉体在
|
|
| 图2 改性前后纳米TiO2及KH-560的红外光谱图 |
由图3可知,改性前纳米TiO2存在明显的团聚,且粒度分布较宽,最小粒径为50nm左右,团聚体的粒径在150nm以上而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呈橄榄形的椭圆体,因为多羟基化合物MH上的胺基可以选择吸附到TiO2纳米粒子表面与c轴平行的晶面上,同时使四方相的晶体往c轴方向取向生长,最终得到椭圆形的纳米颗粒[13];改性后纳米TiO2呈高度分散状态,微粒基本上以单个粒子形式均匀存在,少量团聚体结构也比较松散,可看到明显的界面,局部粒子排列成单链状,且粒子粒度较小,绝大多数分布在50nm以内。
|
|
| 图3 改性前后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中 纳米粒子的TEM图 |
2.3 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在真丝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工艺优化
阳光中的紫外线根据波长可分为3部分:UVAA(315~400nm)、UVB(280~315nm)、UV C(100~280nm)直接作用于地表的紫外线主要是UVA和UVB,即波长为280~400nm的紫外线部分。将此波段的紫外线进行屏蔽,就基本达到紫外屏蔽的效果。
不同pH值的纳米分散浆整理前后真丝的紫外线透过率见图4和表1。
|
|
| 图4 不同pH值的 纳米分散浆整理前后真丝的紫外线透过率 |
表1 不同pH值纳米分散浆整理前后真丝织物紫外防护性能
| PH值 | 紫外线透过率/% | UPF值 | |
| UVA | UVB | ||
| - | 28.03 | 8.20 | 7.52 |
| 1 | 13.12 | 2.87 | 27.43 |
| 3 | 13.23 | 3.18 | 23.95 |
| 5 | 9.09 | 2.12 | 38.53 |
| 7 | 8.76 | 1.86 | 46.67 |
| 9 | 12.92 | 2.33 | 32.32 |
综合实际应用中整理液的分散稳定现象以及图4和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pH值对纳米分散浆整理液的
不同纳米TiO2用量整理前后真丝的紫外线透过率见图5和表2。
|
|
| 图5 不同用量纳米T102整理前后真丝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 |
表2 不同用量纳米TiO2整理前后真丝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
| 纳米TiO2用量/g/L | 紫外线透过率/% | UPF值 | |
| UVA | UVB | ||
| - | 28.03 | 8.20 | 7.52 |
| 2 | 13.18 | 3.08 | 24.59 |
| 4 | 9.57 | 2.24 | 36.92 |
| 6 | 8.39 | 1.58 | 54.28 |
| 8 | 8.01 | 1.09 | 67.08 |
比较图5中各曲线可看出,少量的改性纳米TiO2水分散浆具有明显的紫外防护效果,并且随着整理液中纳米TiO2用量的增加,真丝织物的抗紫外性逐渐增强。表2中,当TiO2用量为
2.3,3 浸渍时间
从图6可以看出,开始10~50min,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织物上的TiO2明显增加。因为改性纳米粒子表面有大量的-0H,还通过化学键吸附了ΚH-560等有机物,浸渍时间越长,纳米粒子能通过氢键、化学键等作用力与丝素多肽链上一些基团结合得更加完全。50min时, TiO2基本上能很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即织物表面对纳米粒子的吸附达到饱和。70min时,织物表面的粒子分布变得不再均匀,有些地方可见一些细小的纳米粒子,有些地方存在一些颗粒较大的粒子,原因是当浸渍时间超过平衡吸附的时间时,
|
|
| 图6 不同浸渍时间整理后织物的SEM |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本身与织物结合的作用力很弱,即使经过有机物改性后,单靠其比表面及一些较弱的化学作用力也不能实现对织物的牢固结合,因此,少量粘合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而焙烘温度对粘合剂的成膜性有重要影响,其表观结果是影响整理后织物紫外防护的水洗牢度。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织物水洗后的紫外屏蔽性能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在90
| vml]--> |
| 图7 不同焙烘温度处理真丝水洗后的紫外线透过率 |
织物水洗前后的UPF值见表3。
表3 不同焙烘温度整理真丝织物水洗后的紫外防护性能
| 温度/℃ | 紫外线透过率/% | UPF值 | ||
| UVA | UVB | < 洗前 | 水洗50次后 | |
| 90 | 13.22 | 2.82 | 43.26 | 27.03 |
| 120 | 9.52 | 2.25 | 60.13 | 42.38 |
| 140 | 7.76 | 1.23 | 69.52 | 61.47 |
| 160 | 7.25 | 1.20 | 72.23 | 63.28 |
比较不同焙烘温度下,水洗前后织物的紫外防护效果可以看出,在90
3 结论
多羟基化合物MH为桥基可显著增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效果,可制成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