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材料(简称PCM)是一种能够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可逆相态转变的材料(如固一液态转变)。这种材料在相转变过程中可从周围环境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200~300J/g),并保持自身温度恒定,因此利用其相变过程可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将PCM应用到纺织品上,可以开发智能调温纺织品[1]。复合PCM的智能纺织品可感知并快速对环境以及人体温度的变化做出反应。如温度升高时,PCM熔化为液态,吸收并贮存人体或环境的热量,对人体起到降温的作用。而当温度下降时,液态的PCM结晶,并将以上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转而又实现保温的功能[2],因此,与PCM复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显著提高。然而PCM直接使用会不断流失,并对环境(应用体系)产生污染,故应将其胶囊化[3-5]。根据胶囊化PCM粒径的大小,胶囊分为2类:第1类为微米胶囊[6-9]平均粒径在1~10μm;第2类为纳米胶囊,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10].将胶囊分散于纺丝液中制备调温纤维时,纳米胶囊不易堵塞喷丝孔,且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小。采用整理工艺制备调温纺织品时,纳米胶囊易进入纱线内部[12],可以降低黏合剂用量,改善整理织物的手感和整理牢度。另外,纳米胶囊比表面积大,可显著提高PCM的热效率[13]。本文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等单体的共聚物为壳材,包裹2种相变蜡,制备了不同相变温度的2种纳米相变微胶囊,研究了胶囊的特性。采用整理工艺制备调温织物,研究了整理织物的调温性能,并测试了整理织物的透气性。1实验部分1.1材料苯乙烯(st,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烯酸丁酯(BA,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MAA,上海五联化工厂);过硫酸钾(KPS,宜兴市第二化学试剂厂);相变石蜡(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汕头市西陇化工厂);纳米相变胶囊A或B(自制);黏合剂WX一351(聚丙烯酸酯类,张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