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抗菌羊绒机织品的开发

来源:王曉玲, 喬景蘭, 張月英 內蒙古鹿王羊絨紡織集團公司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具有舒适、休闲等感觉外,还追求纺织品的卫生保健功能。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开发了抗菌羊绒粗纺衬衣面料、羊绒围巾等系列产品。 1抗菌整理剂的选择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剂主要有季铵盐类、有机硅季铵盐、双胍类、甲壳素类、无机类和天然萃取物类等,其中甲壳素类、无机类抗菌剂主要用于合成纤维的混融纺丝加工,其余都用于天然纤维织物的后整理加工。抗 菌整理技术难度较大,选择抗菌整理剂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由于细菌、真菌和霉菌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因此抗单一菌种的抗菌整理剂很难具有广谱抗菌作 用,需具备广谱抗菌能力;抗菌整理剂必须与纤维牢固结合,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和安全性;抗菌整理剂对织物的各项性能如风格、光泽、手感及各项物理指标无大 的影响,即有较好的服用性。根据以上原则,经过多次对比、筛选,选择了中国纺科院研制的抗菌整理剂CTA-732。 2抗菌机理抗菌整理剂CTA-732是有机硅季铵盐高分子化合物,该整理剂可非常快速地附着在织物表面,通过整理剂上硅烷季铵盐将具有杀菌性能的阳离子基因接枝在织物 纤维表面,与表面纤维以共价键结合。当细菌接触到硅烷所在的表面时使细菌的细胞膜缺损,渗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胞浆物外漏,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菌体 内核蛋白体的耗尽,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该抗菌整理剂抗菌效力持久,耐水洗可达50次以上,安全可靠,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和致敏作用,可避免织物由于细菌、霉菌、藻类等引起的变质和变色问题。3 抗菌整理工艺31 工艺路线的确定311 浸轧法羊绒拉毛围巾及羊绒粗纺衬衣面料的抗菌整理采用浸轧法,即:湿整理→干整理→湿整理→轧水(二浸二轧)→烘呢→焙烘→刷毛→蒸呢→成品。整理时需要在湿整和干整间多次反复。为避免助剂在湿整加工中的溶

解流失,保证整理效果,抗菌剂选择在最后一道湿整工序加入。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