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竹纤维面料的尺寸稳定探讨

来源:李慧霞 张庆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1. 前言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粘胶类纤维。竹纤维织物手感柔软、滑爽,风格似丝绸;竹纤维其特殊的截面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透湿性能,使衣物夏天穿着感觉凉爽而冬天柔软温暖,同时它能赋予面料天然抗菌的特性,能达71%的天然抗菌率[1] [2] [3]。竹纤维在生产工艺和服用性能上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增加了其使用难度。如面料的光泽度在印染和使用过程中若控制不当会使织物表面的光泽较暗或较差。因竹浆纤维的比重较大悬垂性很好其面料或服装在经济次水洗后会变形[2]。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此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竹纤维尺寸稳定的传统整理工艺一般使用树脂整理也能达到一定的整理效果。根据竹纤维的特点我们选择改性多羧酸类整理剂进行尺寸稳定整理与传统的树脂整理,这种整理有以下诸多优点如:强力损伤小、无甲醛、几乎无色变。2. 原理[4]竹纤维素面料的尺寸及光泽变化与竹纤维特殊的结构有关,其尺寸稳定性比较差原理接近于粘胶纤维的面料。其中与纺纱方法及要求也有一定的关系。改性多羧酸类整理剂进行尺寸稳定整理,其原理是通过活性基团反应使纤维大分子链之间形成网状结构,限制分子链间滑移,减低变形,增加其尺寸稳定性。H-200 是多羧酸通过改性在分子链上接枝一个与催化剂又协同作用的基团,使其能达到更好的交联效果。3. 实验3.1 织物规格竹浆纤维面料98″ R21/2×R21/2/76×39 坯布规格为:102″3.2 测试标准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一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3923.1—1997;纺织品的洗涤、干燥测量程序:国家标准GB/T8629-2001 中的2A(4A)洗衣程序和悬挂晾干干燥程序;纺织品尺寸标记和测量:国家标准GB/T8628-2001 的尺寸标记和测量方法3.3工艺[5](预缩→)浸布→
预烘→焙烘定型3.4 实验室小样配方: 尺寸稳定整理剂H-200(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纺化中心、工业纯) 8%催化剂(次亚磷酸钠、工业纯) 3%整理工艺:配制工作液→轧车(带液率70~75%)→预烘(90℃×2min)→焙烘(175℃×2min)针对尺寸稳定整理而言,从理论和经验上讲实验室测试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与试验是实验室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门幅、焙烘定型的超喂以及试验尺寸受到限制使其相对误差大于大车生产有关,其数据只能作为参考。表1 很清楚的显示出经H-200 整理过的竹纤维相对未整理面料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且试验现象表明整理织物水洗后的保持了良好的光泽和手感,而未经整理的面料不但尺寸有明显变化,也使面料失去了原有的丝绸般光泽和滑爽的手感。3.5 工厂大样配方A:尺寸稳定整理剂H-200(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纺化中心、工业纯) 12%催化剂(次亚磷酸钠、工业纯) 4%柔软剂(工厂使用为非离子型) 5%配方B:超低甲醛树脂(BASF) 12%催化剂(BASF) 4%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