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纳米抗菌剂/ 羊毛纤维复合新方法

来源:牛 梅, 魏丽乔 , 王淑花 , 侯文生, 许并社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6日
羊毛具有轻、暖、柔、滑等其它纤维不能与之媲美的特性, 历来被认为是一种高档的纺织材料。随着抗菌产品时代的到来, 研究抗菌羊毛成为纤维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是羊毛生产大国, 研究更多更好的抗菌羊毛产品非常重要。抗菌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已有研究[1 ] , 但采用紫外光辐射的方法在超细羊毛纤维表面复合无机抗菌剂制备抗菌羊毛纤维的报道却较少[2 ] 。本文作者运用紫外光(UV) 辐射的方法对超细羊毛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和改性,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以价键形式结合的抗菌层。该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易控制、无污染的新方法。1 实 验1. 1 主要材料实验材料用超细羊毛纤维(山西品德羊毛公司) , 丙酮(分析纯) , 偶联剂KH2550 , 载银纳米SiO2 抗菌剂(自制) , 分散剂CH210S , 去离子水,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1. 2 实验方法载银纳米SiO2 抗菌剂的制备: 称取20 g 纳米SiO2 , 加入到200 mL 浓度为0. 08 mol/ L 的AgNO3溶液中, 调整反应液的p H 值, 使其保持在6~8 的范围内, 在75 ℃搅拌4 h , 使Ag + 与纳米SiO2 进行充分的吸附反应。然后进行过滤、洗涤, 在80~90 ℃烘干, 即可制得载银纳米SiO2 抗菌剂[3 ] 。抗菌功能母液的制备: 取制备好的载银纳米SiO2 抗菌剂5 g , 加入到200 mL 去离子水和1 mLCH210S分散剂的混合液中, 使混合液的p H 值为6 , 在60 ℃搅拌15 min , 搅拌过程中加入1 mLKH2550 偶联剂, 制得抗菌功能母液备用[4 ] 。抗菌羊毛纤维的制备: 取8 g 超细羊毛纤维放入丙酮溶液中洗涤数次, 去除超细羊毛纤维表面的杂质, 在空气中晾干。将晾干后的超细羊毛纤维平置于UV 辐射室内紫外光灯(辐射波长280 nm) 下辐射,
正反面各充分辐射30 min , 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抗菌功能母液的烧杯中完全浸渍并同时UV 辐射5 h , 在此过程中每隔30 min 对超细羊毛纤维翻转一次, 以保证辐射均匀。浸渍结束后, 用去离子水洗涤20 次, 将其在空气中晾干, 即可制得抗菌羊毛纤维样品。1. 3 测试分析采用J SM5800 型扫描电镜(SEM) 和HRTEM22010 型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样品的形貌及结构;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美国P2E 公司生产的F TIR2173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实现; 抗菌性能测试选取A TCC8099 大肠杆菌和A TCC6538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抗菌性能测试菌种,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 振荡烧瓶实验, 实验温度25 ℃, 相对湿度60 % , 实验重复3 次。按活菌培养计数技术进行活菌培养计数。抗菌率计算如下:式中: A 为样本振荡前平均菌落数; B 为样本振荡后平均菌落数。2 结果与讨论2. 1 超细羊毛纤维表面的结构、特性及预处理超细羊毛纤维外层是鳞片层, 鳞片层由角质化的扁平角蛋白细胞组成。这些薄片状细胞似鱼鳞状重叠覆盖, 包覆在毛干的外部。根部附着于毛干,梢部伸出毛干表面并且指向毛尖, 按不同程度突出于纤维表面并向外张开, 形成一个陡面阶梯结构[5 ] 。由于鳞片排列紧密和附着程度大,使羊毛制品贴身穿着有刺痒感、易起球、易毡缩、且护理困难。鳞片层由表及里主要可分成表角质层、外角质层、内角质层, 主要结构单元为: —S —S —、—C —S —、—N H2 、—N H —、—CH2 —、—CH3 、—CO、—OH、—COOH[6 ] 。角质表层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和良好的化学
特性, 能够抵抗酸、碱、氧化剂以及酶的侵蚀, 阻碍染料上染和功能液的附着; 外角质层是一层较厚的蛋白质, 结构坚硬难以被膨化,是鳞片的主要部分, 胱氨酸含量占35 %以上, 也是羊毛结构中含硫量最高的部分; 内角质层由含硫量较低的蛋白质组成, 极性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化学性质活泼, 易于被化学试剂、水等膨润, 可被降解[7 ] 。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