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竹纤维防紫外线整理的研究

来源:郑敏,苏仁斌,张桂川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8日
前言竹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和抗菌保健等性能,但其抗紫外线性能较差。对其进行紫外线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纤维及其制品的抗紫外的主要途径为纺丝和后整理,此外,染色也能适度提高织物的防紫外性能。对竹纤维而言,只能采用染色和后整理加工工艺。用于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剂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化合物自身结构变化,吸收紫外线并转换成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以这种原理制得的有机防紫外线整理剂由于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较差,而且部分产品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因此应慎重选择;二是通过反射、散射等作用降低紫外线透过率的无机类防紫外线整理剂,新开发的无机纳米材料大多具有此功能,大大丰富了紫外线防护剂的品种。本试验研究活性染料染色、紫外吸收剂RAYOSAN C及纳米TiO2屏蔽剂对竹纤维单一或复合处理,探讨处理后的防紫外线性能,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1 试验1.1 材料和试剂织物:经前处理后的27.8 tex×27.8 tex(36 N×36 N)145 am半漂白竹纤维织物和纯棉平纹机织物试剂:纳米TiO2(江苏河海纳米股份有限公司),分散剂CH一12B(上海三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分散剂YB(上海雅博贸易有限公司),复配分散剂M(自配),FWT粘合剂(苏州印染股份有限公司),低温粘合剂QP—v(浙江雀屏公司),紫外吸收剂RAYOSAN C(科莱恩),活性染料Everzol(台湾永光染料有限公司),低温交联剂EH。1.2 试验方法1.2.1 改性纳米粉体分散体系的制备纳米粉体的有效分散是其功能发挥的前提。本试验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在高速电动搅拌机和超声波的双重作用下,将改性后的纳米粉体分散在含复配表面活性剂M的水性介质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纳米分散体系。1.2.2 竹纤维的碱缩前处理本试验采用碱缩工艺来减小织物孔隙,增
大其密度,同时改善其表面微结构,提高其对染料和整理剂的吸附性能。碱缩工艺处方/(g/L)NaOH 240渗透剂 2时间/s 60温度/℃ 室温1.2.3 竹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浸染工艺处方/(g/L)活性染料/%(owf) 1~3Na2SO4 80Na2CO3 10浴比 20:1温度/度60工艺流程1.2.4 竹纤维防紫外整理(1)纳米分散体系防紫外整理将上述纳米分散体系与一定量粘合剂、交联剂等配制成稳定的整理液,采用轧一烘一焙工艺对竹纤维进行整理:二浸二轧(轧余率65% ~70%)一预烘(80~90℃ ,2~3 min)一焙烘(160~180 oC,1~3 min)。(2)紫外吸收剂防紫外整理由于所选紫外吸收剂具有活性染料的某些性质,因此,采用浸染法整理织物,并研究紫外吸收剂对纤维的吸附百分率及平衡等温吸附曲线。参考配方/(g/L)RAYOSAN C/%(owf) 0.5~3Na2SO4 80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