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换粗纱方法的缺陷
棉纺厂细纱机换粗纱多采用分多段换粗纱或不分段随机换粗纱,一般由挡车工结合巡回进行换纱,容易造成空粗纱断头、飘头。粗纱纱尾的飘头易使相邻粗纱因黏附而造成粗经、粗纬和竹节纱疵。根据调查,上排粗纱的空粗纱纱尾飘头造成的粗纬率达5% 左右。挡车工兼职换粗纱易产生空粗纱而影响生产效率。粗纱接头的包卷质量也无法保证。加上近年来操作工流动较频繁,熟练工较少,粗纱接头造成的布面纱疵有明显增加。推行粗纱双并的赛络纺后,因空粗纱形成的单股(缺股)纱疵十分突出,已成为影响赛络纺纱质量的关键因素。
2 实行整批集体换粗纱的好处
(1)主动安排计划,有序的整台集体换粗纱不会造成空粗纱断头和由此形成的纱疵。
(2)有计划安排在一定时间内不换粗纱,在细纱机断头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挡车工吃饭不关车或延长下班关车时间而增加产量。甚至做到夜班不关车、少关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种方法国外已有较多的采用。
(3)推行集体换粗纱应设立专职换粗纱工,集中快速换粗纱,有利于设备地充分利用,减少空锭。培训出技术过硬的换粗纱工,可改善粗纱接头的包卷质量,减少接头纱疵。
(4)粗纱的包卷接头往往会造成局部的条干不匀和粗细节,形成结痕。粗纱包卷接头部位有明显的粗节。有时曲线的粗节波幅超过100%,有时有细节。若换粗纱时须条分散均匀,软硬适当则粗细节较少。若包卷长度不当,搭头不良,用力过紧、过松,则易在细纱中产生粗节或细节,在布面上形成粗经或细纬。鉴于此,对于某些纱疵要求极高的产品,如高级衬衫面料、米通条、泡泡布等高端产品以及特种军工产品等均不允许小疵点和明显接痕的存在,可在粗纱纺完后再调换,粗纱不接头,同时细纱机落下管纱,待换粗纱后重新生头再纺纱,以杜绝粗纱包卷接头产生纱疵的可能。当然这种方法对细纱机效率会有所影响,但质量获得保证。
(5)集体换粗纱与整经机集体换筒纱相似,可减少同一时间段粗纱喂入张力的差异,
3 集体换粗纱的缺点及解决途径
集体换粗纱会使细纱机的生产效率略有下降,但可以通过适当推迟关车时间或吃饭不关车等措施来加以补偿。集体换粗纱较大的问题是粗纱回花率增大,需对换下的粗纱尾纱进行处理。传统的人工处理耗时较多,如用刀割除纱尾,还会损伤纤维和粗纱管;收回粗纱纱尾经粗纱头机处理会增加短绒,只能降级、降号回用,增加成本。
据悉国外早已使用粗纱尾纱清除器进行处理,效果较好。2010 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也有两种粗纱尾纱处理机参展。如JWF0122 型尾纱清除机能将粗纱管尾纱退绕开松后本号回用,对纤维和筒管没有损伤,每小时能处理1 600个纱管,最长纱管长度460 mm,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CS65-2 型粗纱弹棉机每日可处理20 000个纱管,可同时处理11 个纱管,功率3 kW,该机采用高效气流开松和自由打击,经AFIS 测试,短绒SFC(w)增加率小于1%。CSS88-03 型全自动粗纱头处理机每小时处理1 800 个粗纱管,适用10 万锭以上工厂,功率2 kW,可同时处理14 个纱管,经AFIS 测试短绒SFC(w)增加率小于0.1%。上述尾纱清除机已在部分工厂使用,效果良好。
4 推行集体换粗纱对粗纱工序的要求
实行集体换粗纱必须全面推行粗纱机定长、定位(龙筋高低)落纱,确保粗纱定长,并力求粗纱直径大小一致,防止粗纱在细纱喂入时碰纱。据此应强化粗纱机锭翼保养和使用管理,减少锭间张力差异和大小纱张力变化,降低粗纱机断头率,消灭连续或多次断头的纱锭。
5 结语
传统的换粗纱方法容易形成空粗纱断头、飘头,造成相邻粗纱因黏附而产生粗经、粗纬和竹节纱疵。集体换粗纱具有减少空粗纱断头,降低粗经、粗纬、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