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棉纺 >

计算机在粗梳毛纺织厂的应用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管理起到中枢神经作用, 主要完成作业计划编制、下达作业指令、
平衡作业进度。其数据来源有2 个方面: ①靠装在机台上的单片机负责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数据反馈给主机系统进行高层处理; ②靠分别设置在生产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终端, 由操作人员通过键盘输入生产信息。主机系统综合各模块发送回来的数据, 及时将产量、质量等信息发送到有关终端, 并借助参谋系统, 完成对全厂生产过程的全局性管理和预测。MCS- 51 型单片机内部结构如图 2, 在需要监测的机台上根据数据源性质, 安装上相应的传感器, 将非电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再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处理后送到MCS- 51 进行处理, 输出本工序的信息与主机进行通信,MCS- 51 监测过程图(略) , 粗梳毛纺织车间主要监控部位如表 1。以国产BC272 梳毛机为例, 如欲取得梳毛机喂入量的信息, 则如图 3 所示在梳毛机喂毛斗秤杆上安装 1 个电位计式传感器A 和 1个水银开关B, 当调节称毛斗每次喂毛量时,电位计式传感器电刷位置也相应改变, 可反映出每称重量 q (g/次) , 水银开关的开闭次数则代表称毛斗的称毛次数 n, 如以每分钟为时间计算单位, 则每分钟喂毛量Q 计算公式为:

Q (g/m in) = q×n

梳毛机粗纱条干和条子重量信息可以利用装于导条横动杆上的电容式传感器来收集, 为了使数据有代表性, 在4 层输出中每层最少取1 个检测点。为了动态测定梳毛机产量, 在梳毛机卷条滚筒上安装1 个远红外光电式传感器,滚筒每转1 转挡光1 次, 输出1 个信号, 如果电容式传感器检测到梳毛机单根粗纱定量为q1(g/m ) , 光电式传感器输出滚筒挡光信息为n1(次/m in) , 已知滚筒周长为L (m ) , 则120 头梳毛机每分钟产量Q 1 为:

Q 1 (g/m in) = 120×q1×L×n1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