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无甲醛多胺型固色剂.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多胺型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及最佳固色工艺.最佳合成工艺为:将摩尔比为1∶1.5的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于28℃左右反应2h后,加入占单体总量2%的四乙烯五胺,在70℃反应5h.最佳固色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40g/L,轧余率80%)→烘干(100℃).整理织物后,可使直接染料的各项牢度提高1~2级,且对色光影响较小.
直接染料由于色谱齐全在棉布染色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磺酸基、羧基等水溶性基团,湿处理牢度较差,固色剂是其染色时不可缺少的染色后处理剂[1-2]。通常所用的固色剂Y、周色剂G等,可以提高它的染色牢度,但这些固色剂均含有游离的甲醛,残留在染液中对人体有害[3].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绿色纺织品和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ISO14000的颁布和实施[4-5],研制高固色牢度的环保型固色剂已是近年纺织助剂厂商的主攻方向[6],但是目前可提高湿处理牢度达3级以上的固色剂仍十分有限[7]。本文研制的多胺型固色剂,具有无甲醛释放、成本低、固色效果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1·实验
1.1原料和试剂
直接湖蓝5B染色的棉布、二甲胺(33%)、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无甲醛固色剂2011.
1.2设备
电动搅拌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摩擦牢度试验机、耐洗色牢度试验机、SF-300思维士电脑测色仪.
1.3方法
(1)固色剂合成将一定量二甲胺加人带有搅拌器的三口瓶中,置于冷水浴锅中,烧瓶内的温度在23℃左右,开动搅拌器,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严格控制滴加速度,滴速3~4s,滴.滴完后温度上升至28℃左右,继续反应2h,然后滴加四乙烯五胺,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2h,再升温至55℃~75℃,反应3~6h,得到合成的产品.
(2)固色流程直接染料染色的棉织物一浸轧固色整理液(两浸两轧)→烘干。
1.4色牢度测试
1.4.1耐摩擦牢度的测定耐摩擦牢度按C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的方法测定.
1.4.2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SW一12,参照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的方法测定.
1.4.3色牢度的级别评定色牢度的级别评定按GB/T251—1995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
1.4.4色差的测试采用SF-300思维士电脑测色仪测定织物的△L,△C,△E,△H,并进行相应的评定和分析.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