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中长纤维织物的后整理质量要求;主要是防缩、防皱、抗起毛和仿毛感.并具有永久性.仿毛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要求手感松软、厚实、弹性好、毛茸密实、纹路清晰、光泽柔和,由于目前尚缺乏测试手段,仅以蓬松度作为考核指标.
织物后整理目前大多采用机械整理与化学整理相结合。预缩、蒸呢与呢毯整理,它们给予织物以不同程度的松动,使织物免于僵硬、织纹清晰、手感丰满。磨毛处理则使织物毛茸密实,光泽柔和。化学整理是获得永久性防缩、防皱和改善手感的决定因素,反应性整理剂能够使粘胶纤维减少缩水、提高弹性,增强与涤纶纤维的抱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的起毛起球现象得以改善。添加剂能使织物获得柔软、滑爽、硬挺、丰满和增强弹性等不同效果。
我们从筛选整理剂入手,并结合机械整理验证各种参数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认为,中长纤维织物实物质量,主要决定於以下三个因素;
1、反应性整理剂是对粘胶组份起作用的,当整理剂用量足以使粘胶的可交链位置趋近饱和时,织物的缩水率和回能指标接近最高值。
2、采用脂肪系柔软剂,聚醚酯柔软剂或二甲基硅乳液都能获得良好的柔软效果。
3、自交联丙烯酸树脂,有增进织物硬挺,提高身骨的作用,在与柔软剂配合使用时,织物有良好的综合效果。
各种参数的对比试验数据与结论,见下述;
一、试验方法与条件:
(一)试验用材料
l、织物
(1)涤/粘、65/35、29.5/2×29.5/2隐条呢,热熔染色半制品用于工艺试验。水洗后的原白半制品用于织物交链程度的测定。
(2)23/23纯涤纶和#100人棉、退浆水洗后原白半制品,用于整理后交链指示剂对比测定。
2、整理剂:
(1)2D树脂;青岛印染助剂厂产品含固量42%。
(2)HMM树脂;青岛合成纤维厂产品,含固量42%。
(3)乌龙;实验室制品,制备方法参照专利[2]
(4)尿醛:实验室制品。
(5)DMEU:实验室制品。
(6)RC柔软剂;日本。
(7)G树脂;山东纺织研究所产品
(8)F
(9)ST286柔软剂硅乳液;济南石油化工四厂产品。
3、催化剂,
(1)氯化镁、柠檬酸三铵(工业)
(2)氟硼酸钠(试剂)、硝酸锌(试剂)
(二)试验用设备,
1,树脂整理设备及加工过程。
(1)小样试验,自制小样机。
小轧车二浸二轧、热风烘干、热风烘焙。
(2)大样试验
青岛印染厂
日本京都树脂整理机。二浸二轧-无接触热风预烘-热风针拉烘干-焙烘。
日本和歌山树脂整理机。二浸二轧-短环烘干-针拉定型-横导辊焙烘。
青岛第二印染厂
二浸二轧-烘筒预烘(十个烘干筒)-烘筒复烘(十个烘干筒)-布铗拉幅远红外,焙烘定型。
(三)织物检验与测试,
1、织物整理后交链度检验方法。
织物用酒精润湿,滴树脂交链指示液,5分钟后将织物浸入水中轻轻洗去指示液、凉干,按扩散环颜色评级:蓝绿色
蕊,黄色晕圈、无红色沾染者为交链良好(5级),绿蕊澄圈为4级,有红色斑渍为3级,紫蕊红圈为1级。
2、缩水;常规
3、回能测试;用LFY-l回能仪,加压500克5分钟,急弹15秒,缓弹5分钟.
4、织物厚度测试;匈牙利VES织物厚度仪。
5、蓬松度=[织物厚度×1000/织物平方米克重](厘米3/克)
6、织物上树脂水洗保留率测定。
织物经85℃以上水洗30分钟,用定氮法测定水洗前后织物含氮百分比。
二、结果与讨论
(一)氨基甲醛树脂筛选(小样)。
试验配方,
树脂(100%)2~4%
氯化镁1%
柠檬酸三铵0.04%
氟硼酸钠0.02%
RC柔软剂2%
JFC渗透剂0.1%
二浸二轧(轧液率60%)→烘干→焙烘(165℃/80秒)。织物交链度与弹性测试结果见表一。
表一涤粘中长整理后各项指标
表一(续)
从表一数据看出,交链指示剂测定结果与织物回能比较一致,2D树脂整理效果最好,鸟龙与尿醛次之。涤粘织物上树脂用量为4%时,交链度接近饱和,从织物弹性来看,2D树脂用量越多粘胶的弹性越高,但纯涤纶织物的弹性降低越大,乌龙与尿醛对降低纯涤纶织物回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