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验方法
1.2.1染色处方
染色液:织物2g,染料(o.w.f)1%,浴比1∶30,盐5g/L,pH值由硫酸铵的量决定,沸染60min;剥色液(摩尔比):吡啶∶水∶盐酸(37%)=49.9∶49.9∶0.2,pH值7,浴比1∶30,温度80℃,时间30min.
1.2.2染色升温工艺曲线
1.3测试指标
1.3.1上染百分率的测定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染色前后染浴的吸光度,计算上染百分率.
1.3.2固色率的测定用剥色液把织物上的浮色剥去,保留残液,将其稀释至一定体积,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固色率.
1.3.3pH值测试用pHs-2型酸度计测染浴pH值.
2结果与讨论
实验以染色处方和图1升温工艺进行染色,分别以不同量的硫酸铵进行实验.
2.1空白染浴中不同量硫酸铵的pH值的变化
由图2可知,不同量的硫酸铵在同一温度,随着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降低,但是到了一定时间,pH值基本上不再发生变化,原因是硫酸铵基本分解完全.5%的硫酸铵只能降低到6附近,10%的硫酸铵能降低到羊毛等电点附近,因此可以考虑在此量条件下的染色,而15%的硫酸铵能降低至3.2附近.
2.2不同pH值缓冲液的上染曲线
pH值不同对羊毛的上染速率有很大影响.下面取万得公司的三原色毛用活性染料(o.w.f)1%,浴比1∶30,盐5g/L,40℃起染,1℃/min升温,分别在缓冲液pH值为4,5,6下对织物进行染色,测得上染速率曲线.
可知,随着pH值的降低,染料的上染率提高,酸起促染作用.羊毛分子在染浴中吸附了酸剂释放出来的H+后生成—NH+3,有了—NH2变为—NH+3,才有了吸附染料阴离子的能力,而且—NH+3的数量与染浴中的H+的浓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可见,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上染进行的程度和速率[3].又由于万得公司的毛用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是对羊毛边上染(静电引力吸附)边固色(共价键结合),所以如在初染时染浴pH值太低,则上染速率太快,且羊毛与染料发生了共价键结合,故移染性差,不易染匀.因此,考虑选择不同量硫酸铵来控制染浴的pH值,使初染时染浴pH值大约在7左右,使上染速率较低,从而可以得到较好的匀染性.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和染色温度的升高,硫酸铵分解加速,染浴pH值逐渐下降,上染速率也逐渐升高,固色率也逐渐提高.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