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备方法
(一)转相乳化法
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同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端基为-NC0的预聚体,加入溶剂降低粘度,以二醇或二胺进行扩链,制成聚氨酯树脂的有机溶液,添加乳化剂和水,在高剪切力的乳化设备中使其分散于水中,制得聚氨酯水乳液.或者将预聚体有机溶液加入有乳化剂和二胺的水中,高速搅拌,在乳液状态下链增长。用正丁胺之类的单官能化合物作为聚合度的调节剂有利于乳液稳定。
(二)聚乙二醇嵌段
用聚乙二醇之类的高分子多羟基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扩链制取水溶性聚氨酯。此类制品,不耐水解,难以直接使用。可用丙烯酸在聚氨酯主链上接枝引进羧酸基,然后与锌、钙、镁、铝等多价金属盐形成金属交联。也可接枝N-羟甲基丙烯酰胺,经羟甲基交联后便可提高耐水解稳定性。
(三)预聚体引入离子基团
用亲水单体(内乳化剂)与多羟基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共聚,可制得含内乳化剂的离聚体。根据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当量比(即NCO/OH)大于1或小于l的不同,制成端基为异氰酸酯基或羟基的离聚体。离聚体中离子数越多,则分散体的粒径越小,乳液的稳定性越好,但制成薄膜后耐水解性下降。因此要控制离子基团比例。
在离聚体中加入少量溶剂降低粘度,通过高效搅拌同水混合,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聚体同水或水中二胺发生链增长反应,端羟基的离聚体直接分散于水中。它们的亲水单体在水中的成盐试剂作用下形成稳定的水分散体。
(四)扩链引入离子基团
多羟基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疏水型预聚体,加入丙酮降低粘度,同亲水单体扩链反应得到离聚物,并不断加入丙酮使反应混合物可搅拌,向系统内加水搅拌,形成连续的水相及被丙酮溶胀的不连续聚氨酯微粒相,最后蒸馏去掉丙酮即可。
(五)保持反应活性的水系聚氨酯
端基为异氰酸酯的聚氨酯遇水将发生扩链,两个-NCO基与水反应生成脲基而连接,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以水为介质时会消耗掉所有的异氰酸酯反应端基。采用某些化合物可将异氰酸酯基暂时封闭,如酚类、肟类、叔醇类、亚硫酸氢钠等。它们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酰胺型化合物。在需要时通过加热可使异氰酸酯基再生,从而保持了水系聚氨酯的反应活性。
用自乳化或机械乳化法使封端异氰酸酯聚氨酯分散于水中,并可加入多官能度含活泼氢的交联剂,在应用加工时加热干燥或焙烘,可得到交联度好的产品。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