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今后几年将出现的新工艺
染色和印花废水的去色(被认为有关这方面的法规将建立).靛蓝染色机排出废水中靛蓝的去除和再利用.为达上述目的,设想的途径和正在研究的新工艺有:
(1)采用超滤、膜分离、分子过滤等技术。
(2)利用锅炉烟道废气中和废碱液,达到的效果是节约了化学品并去除了烟道气中的CO2。
(3)采用低浴比喷射染色、筒子纱染色,尽量少用水、化学品,节能省时.
(4)在超临界(Supercritical)CO2介质中染色。
该法首先用于聚酯染色的研究,虽然尚处于开发阶段,但是一个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的加工方法,正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气体在高压、高温下超过临界点,称为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的体系中,流体的低粘度和溶解物的较高扩散性能决定了该体系适用于染色加工.
进行染色试验时将织物放入高压容器,染料在容器底部。封闭后通入CO2气体,加热至工作温度(如130℃),等温条件下压约CO2,直至达到选定的工作压力(如250bars).分散染料自动浴解并上染纤维.染色完成后去压,CO2转为气体逸去,得到干的染好色的织物.
超临界CO2染色的优点是:无水(缺水地区能用此法),不需助剂,无烘干能耗.染色时间短,不需后处理如还原洗涤.CO2无毒,能从自然界得到,能循环使用。
除聚酯纤维外,聚酰胺纤维包括芳族聚酰胺和诺梅克斯(Aramid,Nomex)等特种纤维也能用这个方法染色.天然纤维如羊毛和棉经特殊处理后,在超临界CO2中染色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关于工业化前景的预计是,工业生产上能用的高压系统已在纱线染色中开发应用,因此建立超临界CO2染色工业生产线的趋势很大。
此外,由于环保问题,全氯乙烯在纺织品前处理和干洗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正在研究超临界CO2能否替代全氯乙烯的问题,例如用于脱羊毛脂。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