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参照FZ/T 01068-1999《评定纺织品白度用样卡》评定牛仔布反面白度。
颜色深度 用Datacolor电脑测色配色仪测试牛仔布正面的K/S值。
毛效参照FZ/T 01071-l999《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试,测定30 min内液体在牛仔布上的爬升高度(cm)。
拉伸强力参照GB/T 3923.1-1997《纺织品纺织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测定。
抗起毛性 依据GB/T 4802.1-1997《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进行测试。由于纤维素纤维不易起球,故本试验仅测试试样的抗起毛性。使用起毛起球仪,在200 r/min条件下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退浆剂对牛仔布退浆效果的影响
分别采用烧碱、退浆酶、软片、枧油和热水对牛仔布进行退浆处理,效果见表1
表1可见,牛仔布经酶退浆后,其退浆率、毛效、手感及条痕情况均优于其它几种处理方法,说明以仪一淀粉酶为主要组分的退浆酶DL对淀粉浆料的去除率非常高,且对织物作用温和。软片441与热水退浆的退浆率接近。软片441退浆虽能使牛仔布变柔软,并减少条痕,但会增加织物的疏水性,导致牛仔布退浆效果及毛效不理想。热水退浆虽能去除部分浆料,但手感粗硬,条痕严重。枧油DSC具有较好的净洗和润湿性能,退浆效果优于热水和软片441,毛效仅次于酶退浆。
2.2 退浆剂对牛仔布k/s值和对比度的影响
牛仔布纬纱为白纱,在退浆和酶洗过程中,脱落的染料容易重新沾污白纱,影响染色部分的色泽和磨白对比度。酶洗后,牛仔布白纱越白而染色部分颜色越深,说明对比度越好,即牛仔风格越明显。目前对比度一般以目测为主。本试验采用牛仔布反面白度与正面 K/S值之和来表示对比度,其值越大,表明对比度越好。牛仔布经不同退浆方法处理后,测得的白度、K/S 值和对比度见表2。
由表2可见,牛仔布经酶退浆后自度最好,其次是枧油退浆,说明这两种退浆方法有较好的防染效果。此外,酶退浆后的牛仔布正面颜色较深,即具有较好的保底色性能。退浆后再进行酶洗,牛仔布白度进一步提高。烧碱退浆后的对比度最小,酶退浆和枧油退浆后的对比度较大,与目测结果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