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机械故障
在染色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造成停车或缠车,都会造成严重色花。
4 色花修正工艺
4.1 匀染剂AN的性能以及用量确定
AN 是一种阳离子匀染剂,它是一种季胺盐(三丁烷基芳基季胺盐),具有很强的移染性,是一种移染性匀染剂。它能使染料在纤维上迁移,修正色花、染斑,达到匀染的目的。根据用量不同,它可使织物上3O ~5O oA的染料迁移。AN的用量要适当,太少,移染性差,达不到修正色花的目的;用量太多,剥色严重,造成浪费。
AN的用量要高于正常染色时的用量,才能起剥色移染作用。腈纶染色有饱和值,AN相当于无色阳离子染料,它与染料有竞染现象。如果匀染剂与染料用量乘以它们的饱和系数之和超过纤维饱和值时,染料上染率会明显下降。我们加大AN
用量,使AN与染料用量总和超过纤维饱和值,在高温下局部染料多的地方便会剥色,重新上染到色浅的地方,从而达到修正色花的目的。AN用量的确定见表1对比试验结果。
通过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AN 用量为6%时,有很好的移染效果。
4.3 修正处方
匀染剂AN6 ;元明粉4 ;冰醋酸2 。
4.4 工艺曲线
修正工艺曲线不必像正常染色那么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可以在5O~60℃加入AN 和助剂,升温速度可以控制在1~2℃/min,但保温温度必须高于正常染色时的保温温度,即要高于95℃。根据染色动力学理论,温度高于95℃能打破原来的染色动力平衡,使纤维结构更疏松,大分子链段运动更活跃,染料分子运动的动能增加,有利于染料的移染。据此,我们选用105~110℃保温4Omin,工艺曲线如图2示。
5 结束语
(1)匀染剂AN和元明粉配合使用,用量要适中,用量太少,移染效果差,达不到修正色花的目的;用量太多,剥色严重,浪费匀染剂和染料。
(2)根据颜色深浅和色花程度,适当调整匀染剂AN和元明粉用量。深颜色的色花可减少用量,浅颜色的色花可增加用量;同等深度的颜色,色花严重的宜增加匀染剂AN和元明粉的用量,色花轻微的可减少匀染剂AN和元明粉的用量。
(3)修正后的毛腈织物,不影响其手感、弹性和强力,只是颜色略浅。若在修正后加约一成染料重新染色,在颜色深浅,色光方面都能达到与原样基本一致的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