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抗菌整理剂DC-5700的性能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DC一5700浓度的增加,抑菌圈从1 mm增到3 mm,抑菌效果随着变强,但DC一5700的浓度超过20 L后,抑菌效果并没有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随着DC一5700的浓度增高,抗菌整理剂与纤维形成的共价键增多,纤维表面的有机硅季胺盐(带有N+)增多,但当浓度超过20时.与纤维交联的分子不再增加。

2.2 烘干温度与抗菌性能的关系

不同烘干温度下的织物晕圈宽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烘干温度的增加,抑菌圈在增大。这可能是随着温度的增高,抗菌剂与纤维的交联也增加的缘故。在110~120 oC时抑菌圈最大,而在此温度下烘干.布面的干燥效果也较好。

2.3 抗菌剂浓度对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

不同浓度下的织物断裂强力保持率和白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整理后的强力略有下降,但强力保持率都在99%以上,强力的微小变化可能是由于纤维分子中的羟基与整理剂中的硅醇基形成共价键【3],使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造成的。从整理前后白度的对比来看,整理后白度略有下降。当抗菌剂的浓度是20 g/L时,白度、强力保持率都较理想。

2.4 烘干温度对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

不同烘干温度下的织物断裂强力保持率和白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烘干温度的增加,断裂强力略有下降,白度也有一些下降,但对织物的性能影响不大。

3 结论

抗菌整理属于纺织品整理中的特种整理,季铵盐类整理剂是一种重要的抗菌整理剂,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抑菌效果,并且使用方便。

有机硅季铵盐类整理剂DC一5700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最佳工艺为浓度20 g/L,烘干温度l10~120℃。此类抗菌剂也可以尝试用浸渍法对纯棉袜子进行抗菌整理。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