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纶和锦纶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各项性能都得到提高。苏远,彭赛平等人研究发现,等离子引发丙烯酸接枝后的丙纶,染料上染率得到明显提高。
一项由湖北鄂东丝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威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化工学院联合开发,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品表面改性处理的工艺取得重大突破。经湖北省纺织品质量检验和测试中心检测,经该工艺处理后化纤织物表面亲水性增强一级,小样染色后,其处理效果持久。
3等离子体设备的发展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等离子体生产型设备相继问世。由原先的实验室阶段,渐渐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已开发成功的等离子体设备均为间歇式的,如瑞士Te鄄choplasmaSA,俄罗斯Niekmi学院和意大利Inter公司合作开发的KPR系列等离子体加工设备,其中KPR—180型低压等离子体设备工作门幅180cm,织物运行速度8~80m/min,日产量12000m/批。我国中科院化学所已购买该设备,正在开发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日本山东铁工在1993~1997年间,研制了低压等离子体连续处理设备,其工作幅宽为1.8m,最大运行速度为70m/min。在1997年世界纺织品博览会上德国和瑞士相继都展出了可以在常压及真空下工作的等离子体设备,并投入市场。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和太平洋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APPS型等离子体处理样机,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常压条件下进行连续等离子体处理,减少了制造和控制难度。在羊毛处理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正在研制适合于量大面广的平幅织物的连续式等离子体退浆设备。日前由常州恒泰等离子技术应用公司自主开发的DLZT-160等离子设备处理效率高,而其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一半,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4等离子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等离子体技术面临着产业技术的突破和普及的巨大挑战,其缺陷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及其工艺过程的缺乏,如何将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商品,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相关从业人员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等离子对材料改性的效果并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效果会失去,这种现象称为等离子处理的时效性。时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因素众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对纺织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环保、效率高的新方法新工艺,在纺织印染方面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和进展。利用等离子体的一些特殊的性质,可对纺织材料进行加工,达到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等离子体技术符合生态纺织工业的要求,其必将推动纺织印染行业向前快速发展。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