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E-BONYBLACK用量的增加,处理后织物的K/S值也随之增大;当用量超过12%时,K/S值增大趋势变缓.原因是E-BONYBLACK用量增加,成膜厚度增加,深色性能提高,但当膜的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再提高用量,增深效果变化也不大[7];且增深剂用量太多时,织物产生明显的“纰裂”现象,考虑生产成本及处理效果,增深剂用量选择4%~8%较适宜.
2.1.2焙烘温度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处理后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原因是焙烘温度提高,增深剂化学键的缩合、交联作用增加,其成膜性能也随之提高.但超过150℃时,织物的K/S值增加幅度变缓,如果再升高温度,会影响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因此,温度选择150℃左右.
2.1.3焙烘时间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增深剂成膜程度增加,处理后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但是超过30s以后,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K/S值增加趋势变缓,说明成膜已经完成,如果继续延长时间,会使织物在高温情况下受热时间太长,造成织物手感变硬,并且浪费能源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选择焙烘时间为30s左右为宜.
2.1.4溶液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