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在酶用量为1·5%,浴比1∶10,整理温度 55℃,pH值为5,时间30~60 min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抛光整理,结果见图6、图7。
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 顶破强力逐渐下降,时间小于50 min时,缓慢下 降,大于50 min时,强力下降显著;而悬垂系数随 时间的延长先减小后增加。
这是由于酶在进行催化反应时,首先作用于容易接触的纤维表面和无定形区,然后作用于难以进入的纤维结晶区的边缘,使结晶区不断减小, 织物强力下降。处理时间小于50 min时,由于酶与织物接触不充分,织物表面绒毛去除不净,表面 光洁度不是很好;当处理时间超过50 min时,作 用时间较长,织物强力损伤严重,且手感发硬。因此,整理时间定为50 min。
2.4 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在酶用量为1·5%,浴比1∶10,整理时间 60 min,pH值为5时,在温度40~60℃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抛光整理,结果见图8、图9。
从图8和图9中可以看出,温度小于55℃ 时,顶破强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悬垂系数先减 小后增加,且50℃时有极小值;当温度大于55℃ 时,顶破强力和悬垂性都增加。
这是因为不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明显降低,温度过高酶的活性迅速下降,直到为零, 称“酶中毒”,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水解,对织物的作 用程度降低,顶破强力和悬垂系数损失减小。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反应速度较快,而又不导致酶丧失活力的范围。综合考虑各因素,整理温度选为 45℃。
由以上分析得出:纤维素酶T-VG对棉针织 物抛光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的用量1·5% (o.w.f.),pH值为4·5~5·0,时间50 min,温度 45℃。
2.5 纤维素酶整理后织物与整理前织物比较(见 表1)
由表1中数据可知,纤维素酶处理后织物的 顶破强力和悬垂系数明显下降,但强力损失率控 制在10%以内;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得到了明显的 改善,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3 结论
3.1 纤维素酶T-VG对棉针织物抛光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的用量1·5%(o.w.f.),pH值 为4·5~5·0,时间50 min,温度45℃,达到了满 意的效果。
3.2 对织物进行酶处理后,要进行止活处理,因 为织物上残存的纤维素酶,会继续发生催化反应 造成不必要的织物强度的损失。
3.3 在织物整理时要伴随一定的机械外力,使其 冲击布面而将布上沾到的毛洗下来。
3.4 与碱处理相比,生物酶对棉织物进行抛光整 理是一项能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的新工艺,在纺 织印染加工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