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针织 >

绗缝送料方式的电脑化转变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20世纪70年代的电脑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送料机构,采用步进式控制电机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横针的摆动量,实现缝纫过程中花样缝纫的控制要求,代替了原来需要用一组缝纫花样凸轮来实现缝纫多种花样的控制要求,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

另外,因为计算机的可编辑的特点,可以编辑和储存各种不同的花样,从而提高了花样的储存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电脑控制技术开始应用在工业刺绣机的送料机构上,它的两个X/Y方向运动控制的步进式控制电机,在计算机信号控制下完成X/Y方向的送料过程;在可编辑储存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X/Y方向的任何送料过程的编辑,为机器实现自动刺绣提供了技术支持。

对绗缝机线迹形成过程中的送料机构运动的控制方式从机械控制方式转变为电脑控制方式代替了原来单头机械控制缝纫机用人工控制送料的方式,实现了机器自动刺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稳定了绣品质量。以后30年发展起来的多头、多色、金片、缠带等多种形式的电脑控制刺绣机产品,都是电脑控制技术渗透到由机械控制为基本控制特征的缝纫机产品的延伸。

缝纫过程中的送料方式实现电脑控制,为缝纫各种不同的图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