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织物用亲水有机硅柔软剂的复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3日

 

A、B配方复配柔软剂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值比较如下:空白织物经纬向分别为527.3、503.9 N,A配方整理后经纬向分别为453.7、435.8 N,B配方整理后经纬向分别为446.2、418.0 N。

复配柔软剂B配方的耐洗性、耐热变色性和耐热泛黄性评定如下:洗1次手感4.5级,洗5次手感3.5级,耐热变性5级,耐热泛黄性4级。采用加入交联剂的柔软剂进行整理,手感测试发现织物的回弹有很大提高。柔软中增加了回弹性及滑爽感,这是因为适当加入交联剂可以增加柔软组分与织物的交联点,提高织物的弹性和耐洗性。织物整理剂B配方如下:LGO∶SPS∶LGFEH为7∶14∶2。但交联剂加入过多会降低织物的柔软度,手感、亲水性降低。

2.3对色织物的性能影响

本实验采用浓度为1.0%活性染料红B-4BD对纯棉织物染色,并用不同浓度的复配柔软剂B进行浸轧整理,测得的数据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柔软剂用量的提高,织物的柔软性明显提高,表面深度有小幅度提高。随着柔软剂用量的增加,织物及纤维表面附着的烷基硅氧烷增加,纤维间动态摩擦阻力下降,织物的柔软性提高;由于表面硅烷膜的厚度增加,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有所提高,同时由于硅烷膜的增深效应,织物K/S值有所增大,但对色光影响不大。织物毛效先随柔软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这是由于柔软剂中亲水性基团的量增加,织物亲水性提高;当柔软剂用量超过20 g/L时,织物手感变化不大,硅烷膜堵塞纤维以及纱线间的孔隙,封闭了棉纤维的亲水基团,阻碍了织物的吸水性,整理织物的毛细管效应降低,故复配柔软剂B的最佳用量为20 g/L。

3·结语

(1)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在进行复配过程中,应根据柔软剂的离子性、结构、官能团类型和分子量大小综合考虑;最好选择具有氨基、羟基、环氧基、聚醚改性的硅氧烷进行复配,增加交联剂可调节织物回弹性。

(2)复配有机硅柔软剂中,LGO∶SPS∶LGFEH为7∶14∶2;复配有机硅柔软剂的最佳用量为20 g/L。

 (3)通过考察织物的白度、毛效和手感,并根据织456 kPa,根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标准判定“合格”;如用大试验面积(50 cm2)测试,则测试值为163 kPa,判定结论则为“不合格”。

4·结语

通过试验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试验,面积[50 cm2(直径79.8 mm)]的胀破(顶破)强度测试值为小试验面积[7.3 cm2(直径30.5 mm)]测试值的0.33~0.39。

(2)胀破强度性能检测标准GB/T 7742—1987修订为GB/T 7742.1—2005,优先选用试验面积由[7.3 cm2(直径30.5 mm)]改为[50cm2(直径79.8 mm)],大大影响了试验结果。

(3)由于不同检验机构选用的胀破(顶破)强度测试面积不同,根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标准考核产品顶破(胀破)强度,会造成同一样品不同检验机构给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同的判定结论,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困惑和不必要的损失。建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行业标准在修订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并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1]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GB/T 7742.1—2005.纺织品胀破强度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